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27)
报纸(453)
图书(20)
会议论文(11)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5)
地方文献 (42)
地方风物 (26)
红色文化 (12)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2)
2013(51)
2012(89)
2011(129)
2010(95)
2009(63)
2007(45)
2006(29)
2004(28)
2001(20)
按来源分组
证券时报(4)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3)
西部论丛(3)
新经济导刊(2)
中国住宅设施(1)
西部金融(1)
国际金融(1)
城市快报(1)
浙江金融(1)
财经界(1)
闻香美人:从《牡丹亭》看海派
作者:郭启宏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中国  中国  牡丹亭  牡丹亭  海派  海派 
描述:闻香美人:从《牡丹亭》看海派
山城遂昌 养在深闺人未
作者:张竞艳  来源:温州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浙江省  牡丹亭  金矿  采风  黄金  温州市  石岭  昆曲  神秘 
描述: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虽然离温州不算远,但对温州市民来说却并不熟悉。据说,那里林海氤氲、云雾飘渺,素有浙南林海、钱瓯之源、遍地金银、云雾山茶的美誉。为了揭开这块神秘的面纱,温州各大媒体于11月13日前往遂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
古今相通:从《琵琶记》到《牡丹亭》—侯庆访谈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世界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喜欢,我在读书的时候对《琵琶行》就很有感触,那种感受一直没有断过。我所画的《琵琶记》和白居易写《琵琶行》更多是寻找一种古今相通的感受。我当时比较有兴趣的就是白居易怎么是用那样一个心态写《琵琶行》?后来随着年岁增长逐渐体会到这一点了。 World Art:您所画的《琵琶记》和这个阶段作品《牡丹亭》都是描绘现代女性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和差别? 侯庆:《琵琶记》里的年龄层次要大一些,已经嫁作商人妇,已经历练过生活了。但是《牡丹亭》在闺房里还没有出门,她还是思春的状态,她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砺,后面演绎出一系列的故事,虽然她经历很复杂,由生到死,由死又复生,但那个经历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东西,不是现实主义,而《琵琶记》是现实主义。这和我们现代人的情感是一样的,20岁的时候是浪漫的,30岁到40岁以后是现实主义,你那个时候想浪漫都浪漫不起来。
中国古代文学(下)综合练习题叁
作者:张大安  来源:当代电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综合练习  元杂剧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红楼梦》  代表作家  艺术特色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牡丹亭》 
描述:汝珍 D.兰陵笑笑生4)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是( )。A.公安派 B.唐宋派C.桐城派 D.阳湖派5)以“神韵”论诗的诗歌理论家是( )。A.王士贞 B.李东阳C.王士祯 D.袁枚
中国情结与女性故事: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访谈
作者:卢俊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小说创作  曾祖父  中国文化  故事  牡丹亭  小说作家  雪花  作品  洛杉矶 
描述:电影《雪花和秘扇》在中国的热映使同名小说作家邝丽莎逐渐进入国内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1995年至今,邝丽莎一共出版了8部小说:在《在金山上》(1995)是其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取材于其曾祖父邝泗的移民历史;以当代中国为背景的红色三部曲《花
芳冠六清 灼灼其华——昆剧音乐家辛清华访谈
作者:徐明松 张泽纲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清华  音乐家  唱腔  南曲  昆曲  《牡丹亭》  红娘子  上海昆剧团  音乐形式 
描述:昆剧犹如中国戏曲百卉园中的一朵馨香四溢的兰花,雅韵宛然,令人神迷。昆剧音乐则是昆剧艺术无穷魅力的内核所在。昆剧音乐家辛清华,数十年来在这方兰花苑里辛勤耕耘,催发了一枝枝新蕾奇葩,竞相绽放。 辛清华,1958年开始昆曲折子戏的作曲;他在昆剧作曲领域崭露头角的是现代戏《琼花》,这
青春版《牡丹亭》今晚临深圳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杨媚)阔别深圳舞台已三年的青春版《牡丹亭》今晚将临鹏城,在深圳大剧院连演三晚。昨天下午,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男主角俞玖林等主创刚下飞机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今晚在深圳演出的青春
遂园昆曲《牡丹亭》妆首演
作者:吴静  来源:昆山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昆山亭林园遂园妆首演,200余名海内外观众一同梦回牡丹亭。 遂园昆曲《牡丹亭》以实景呈现明代剧
因情性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作者:程建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因情性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意、趣、神、色--整理《牡丹亭》浅,兼谈臧晋叔改本
作者:傅雪漪  来源:戏剧学习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意、趣、神、色--整理《牡丹亭》浅,兼谈臧晋叔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