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48)
报纸(336)
学位论文(19)
图书(9)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774)
历史名人 (139)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82)
2012(119)
2011(80)
2010(110)
2009(75)
2008(93)
2007(62)
2006(43)
2003(8)
199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
剧影月报(18)
现代苏州(6)
文化艺术研究(3)
戏剧之家(2)
中国音乐学(2)
天涯(1)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1)
中国科技博览(1)
文学界(理论版)(1)
看姹紫嫣红开遍博霍尔特 杜璞昆曲园林油画巡展德意志
作者:静怡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  德意志  油画  霍尔  巡展  昆曲  杜塞尔多夫  《牡丹亭》 
描述:从博霍尔特市政厅的首次亮相,到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的展出,杜璞油画一时间成为许多中德人士谈论的热点,《牡丹亭》《园林》成为德国巡展中最受关注和追捧的作品,苏州油画扬名德意志。[编者按]
青春燃亮典雅: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昆曲上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黄丽珠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昆曲  昆曲  剧本  剧本  曲牌  曲牌  唱腔  唱腔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描述:针对目前传统昆曲音乐低迷的现状,青春版的《牡丹亭》,可以说给处于困境中的昆曲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通过对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等诸方面因素分析,论述它在传统昆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继承和创新
也谈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作者:孙书磊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族性  戏曲改编  青春  昆曲  现代化问题  中国气派  中国作风  民族戏剧  古典名剧  表现手段  新阶段  老百姓  毛泽东  强调  意味 
描述:也谈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昆曲《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为庆祝昆曲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6月19日19:30,苏州昆剧传习所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唯美上演传统昆曲《牡丹亭》。83岁名导顾笃璜再度出山,执导此次演出,杜丽娘由“传字辈”艺人高徒马
昆曲不只有《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杨帆)一出青春版《牡丹亭》让苏州昆曲享誉世界,而底蕴深厚的苏州昆曲却不只有《牡丹亭》。在今天正式推出的市昆剧艺术传承汇报演出中,《玉簪记》、《西厢记》、《烂柯山》、《红梨记》等众多昆曲
关于昆曲的思考
作者:韩建生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独特魅力  北昆  中国文化  河北省  文化符号  文化情结  牡丹亭  南昆  表演艺术 
描述:两大派别,曾经交映生辉,互相促进,一度使昆曲艺术出现了“神州处处闻笛声,童叟皆知牡丹亭”的盛况。 昆曲这项曾经独霸中国剧坛几百年有过辉煌历史的表演艺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却遭到了传承危机,甚至几乎消
昆曲《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昆曲《牡丹亭》
惟有昆曲
作者:黄晓慧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游园惊梦》  《牡丹亭》  白先勇  音像资料  《温州日报》  《宁波日报》  昆剧研究  《钱江晚报》  “后花园” 
描述:惟有昆曲
梅兰芳与昆曲
作者:朱家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思凡》  《游园惊梦》  李寿山  《惊梦》  光绪皇帝  杜丽娘  昆腔  蕙兰  牡丹亭 
描述:梅兰芳与昆曲朱家 京剧演员有本领的都自己要求以昆乱不挡为标准,科班学戏要以昆腔打基础。所以梅兰芳11岁开始登台第一次演戏就是昆线《鹊桥·密誓》的织女。到二十多岁已经大红之后,在民国四年开始演《金山寺
牡丹亭(昆曲)(一)
作者:崐弋社本  来源:戏剧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昆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