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给过去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访昆曲演员张军
作者:忻颖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演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好  《牡丹亭》  总干事  艺术家 
描述:《牡丹亭》结缘教科文巴黎当地时间6月26日18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仪式,任命中国昆曲演员张军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谈起能获得这一殊荣,风尘仆仆刚刚回到上海的张军说,真的是机缘巧
传世瑰宝 盛秀艺林:“十年”“百龄”访浙昆
作者:韩笙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曲艺术  折子戏  浙江省  艺术大师  表演艺术  艺术家  演出  牡丹亭  周年 
描述:今年,正值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诞辰100周年,也是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杭州举办名家折子戏专场演出及周传瑛学术研究会等纪念活动。在"十年""百龄"时节,笔者走访了浙江昆剧团,采写了薪火永续,浙昆"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
《贵妃醉酒》唱进新天地乏喝彩《牡丹亭》2000元票价才有
作者:暂无 来源:劳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近日,一场没有灯光话筒、没有专业舞台的京昆堂会在新天地某家高档餐厅内 悄然上演。这场主打高端与私密的京昆堂会只邀请了不到50人参加。据主办方上海京剧院的 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希望在复古又时尚的堂会形式的包装下,为高端人群搭建一个欣赏传统 戏曲的平台。但演出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反响。 首演
听一阕《牡丹亭》,像唐朝人那样煎茶深圳有群率先过上雅生活
作者:周吟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常有昆曲名家在紫苑以曲会友。 古琴无疑是雅生活的最佳背景乐。 用当季的蔬果烹调是自古人文的考究做法。 玩香和品茶融会贯通。 焚一支香,煮一壶六堡茶,听一阕昆曲《牡丹亭》,品一段洞箫,上周二在深圳欢乐海岸的紫苑·中国雅生活馆举办的一场“秋实雅集”,把貌似
中曲西拍──记纽约昆曲文化架桥汪班教授
作者:怡惋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牡丹亭》  西方观  田纳西·威廉斯  《欲望号街车》  纽约  中西文学  杜丽娘  文学翻译  服务人员 
描述:中曲西拍──记纽约昆曲文化架桥汪班教授
《牡丹亭》舆《杜麗娘慕色還魂》“萝”“鬼”節分析
作者:谢旻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慕色还魂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節分析  節分析 
描述:本文介绍汤显祖脍炙人口的戏剧《牡丹亭》,无疑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所造成的风潮,可说是历久不衰。其中对於“”的探讨,是《牡丹亭》最大的讨论主流。杜丽娘多情、反叛、梦病,继而殒命、还魂,汤显祖
姹紫嫣红随类赋彩 赏心乐事采自凝:以《牡丹亭》英译为例看
作者:朱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翻译  戏剧翻译  台词唱词译本  台词唱词译本  字幕译本  字幕译本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描述:并向世界介绍传播,尤显必要与不易。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集音乐、舞蹈、绘画、表演、语言等要素为一体。与诗歌、小说、散文相比,戏剧又兼具有文学性和表演性。根据戏剧本身的双重属性,戏剧翻译一般可分为用于文本阅读和用于剧场演出两大类。本文在此基础上将剧场演出译本细分为演员台词唱词译本和剧场演出字幕译本,并探讨了各类译本应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本文以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英译为例,从戏曲唱词、韵文台词和散体台词三个角度抽取样本,根据笔者提出的依用途不同而细分的戏剧翻译策略,将白之、张光前、汪榕培和青春版昆曲演出时的剧场字幕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四个译本各具特色,并进一步说明区别的原因主要在于用途不同--前三个译本用于文本阅读而最后一个译本用于剧场演出。
粉墙·花影·诗思·琴 精心打造新版昆曲《玉簪记》
作者:翁国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玉簪  牡丹亭  白先勇  女主人公  新版  韵律  经典  舞台  海峡两岸 
描述: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抱琴弹向月明中,香袅金猊动,人在蓬莱第几宫。高雅的曲词,充满韵律的词格,让昆曲《玉簪记》成为明代中叶以后杭州高濂创作的一部经典传奇,成为昆曲极盛时代产
到深处剧亦真:从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解读白先
作者:刘奔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新版《玉簪记》 
描述:心对主人公的体察与观照方面有待改进.
成梦,因梦成戏——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虚拟  虚拟  写意空间  写意空间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