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信仰与西王母神话:杜丽娘、柳梦梅爱情的神话原型及《牡丹
-
作者:陈劲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再生信仰 再生信仰 农耕信仰 农耕信仰 西王母神话 西王母神话
-
描述:,还原其背后蕴含的神话原型及巫傩意味,并对《牡丹亭》主题作进一步探讨。
-
寻访郴州"杜丽娘"--湘昆名旦雷玲印象
-
作者:王若皓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印象 郴州 《牡丹亭》 再选择 女主角
-
描述:引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人生的流程,大体是追寻、选择:再追寻、再选择。正如昆剧经典《牡丹亭》中女主角杜丽娘所感慨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
万艳同悲奈何天:杜丽娘、林黛玉比较谈片
-
作者:陈清芳 来源:福建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林黛玉 《牡丹亭》 《西厢记》 封建礼教 艺术典型 崔莺莺 古典名著 《红楼梦》 评论家
-
描述: 杜丽娘和林黛玉,分别为我国古典名著《牡丹亭》和《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作为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的成功典型,几百年来,她们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鼎足而三,始终保持着不衰的艺术魁力,赢得了广大读者
-
崔莺莺、杜丽娘和王娇娘之爱情观及文化意义
-
作者:周潇 刘畅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娇红记》 爱情观
-
描述:进步的文化意义。
-
试论崔莺莺、杜丽娘、杨玉环之爱情意义
-
作者:张玉娟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爱情价值 女性 自我意识
-
描述:的。她们对传统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冲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个人意识觉醒的反映,这是她们爱情意义之所在。
-
崔莺莺、杜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
作者:陈慧芬 张永波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人物形象 高中 语文 阅读指导 对比阅读
-
描述:崔莺莺、杜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
-
作者:郑志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人鬼之恋 人鬼之恋 宗法礼教 宗法礼教
-
描述: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含有鬼神文化,而且在有些作品中鬼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说明《牡丹亭》中存在的鬼神与我国的鬼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还简要分析了杜丽娘的鬼魂在戏曲情节中所起的作用。
-
《牡丹亭》中的叹词运用
-
作者:刘钦荣 孟昭泉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叹词 叹词 句法分布 句法分布 表达功能 表达功能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一座耀眼的丰碑,而其中叹词的运用,就是这座丰碑上镶嵌的一粒粒珍珠.《牡》中的叹词,有单音节,有复音节;有的单独出,有的连续用;或在唱词中,或在道白里;有的放在句首
-
《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之解读
-
作者:东旋 来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情感 情感
-
描述:《牡丹亭》中柳梦梅的爱情理想受到了现实的拘束,却日益丰盈。柳梦梅对爱情忠贞至诚,他的勇于反抗最终赢得了爱情的圆满。从情感的角度剖析柳梦梅,需领会其特殊的可道之处。
-
简论《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
-
作者:张琛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情痴 情痴 反“理”代表 反“理”代表
-
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