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魂”之后有精华〔评《牡丹亭》〕
-
作者:张齐 来源:江西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还魂”之后有精华〔评《牡丹亭》〕
-
汪世瑜美国讲昆曲
-
作者:薛年勤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化 获得者 昆曲 加州大学 哥伦比亚 梅花奖 美国 牡丹亭 南加州 旧金山
-
描述:花送花篮。闻风而来的哥伦比亚、南加州、圣地亚哥、史丹福等大学当场同汪世瑜签约,争相邀请他前去讲学。此后,汪世瑜在两个月时间里,横穿美国东、西部,在旧金山、洛杉机、
-
《红楼梦》中的情/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
描述:」)、阅读反应之受众影响论等多重面向,确然代表了《红楼梦》对此一文类的全面总检讨;最後则确立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与其阅读行为同时并存的合理性,实不影响其批判的高度效力,而确证曹雪芹有意识地颠覆和推翻了
-
牡丹亭:杜丽娘
-
作者:张小晶 来源: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牡丹亭:杜丽娘
-
“惊梦”(“牡丹亭”)
-
作者:孙怀昂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饰演
-
描述:“惊梦”(“牡丹亭”)
-
关于《牡丹亭》的几点疑问
-
作者:王强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戏曲 评论家 艺术家 昆曲 作品
-
描述:性能够远远高于"四大名剧"或"十大悲剧、喜剧"中的其
-
佛山粤剧院重新打造《紫钗记》
-
作者:纪阳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山 佛山 粤剧 粤剧 演出 演出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香港 香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温哥华 温哥华 广州 广州 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
-
描述:佛山粤剧院斥资100万元重新打造的《紫钗记》,8月28、29日在广州演出两场,并于9月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3场,10月再到温哥华演出。佛山粤剧院院长李
-
有一种美丽叫惊艳:戏曲里的中国女人
-
作者:解琳 张媛 王怀周 Ioulan 来源: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梅戏 中国戏曲 演员 牡丹亭 中国京剧 昆曲 表演 观众 生活态度 戏剧梅花奖
-
描述:活态度,她们典雅美丽,仿佛一幅唯美的中国水墨画……
-
由当前中国古典音乐与传统音乐流行化趋势引发的一点思考
-
作者:张晓丽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高雅音乐 牡丹亭 中国古典音乐 通俗音乐 白先勇 中国戏曲 趋势 行化 创作过程
-
描述:2004年4月,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倾力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内地成功上演,它的成功在中国曲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时间各类青春版纷至沓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的青春京剧、上海越剧院的青春版
-
古典戏曲爱情描写的基本模式及其突破
-
作者:赵博文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夫人 中国古典戏曲 杜丽娘 浪漫爱情 封建礼教 女主人公 莺莺 中国戏曲 牡丹亭 永恒主题
-
描述:爱情,是从古至今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中国古典戏曲向来有很多对爱情的描写。而中国戏曲本身所特有的程式化特点,也使得这些作品在对爱情的描写中,有一个基本的模式。首先从人物的设置上来说,大多是才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