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祝贺演出剧目(19台)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戏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艺术  演出剧目  《牡丹亭》  剧团  蔡文姬  刘文龙  刘知远  李三娘  越剧  儿童艺术 
描述:儿童剧《阿拉丁和神灯》《浙江儿童艺术剧团》故事取材于童话集《一千零一夜》讲述贫民少年呵拉丁.意外卷人一场宫廷大阴谋.正直善良的
美哉 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想:简评大型舞剧《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作者:陶琳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看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感受了经典作品的永恒。舞剧《牡丹亭》在传承经典和追求创新上,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其表现出的大喜大悲、大雅大俗的艺术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中国正剧的本体风格和鉴别标准(兼论《牡丹亭》的艺术属性)
作者:周国雄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正剧的本体风格和鉴别标准(兼论《牡丹亭》的艺术属性)
论互文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翻译:以《牡丹亭》的两
作者:何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唱词  互文性翻译  《牡丹亭》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描述:翻译理论对于唱词音乐性和意象的传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然亭、牡丹亭……将“亭”落香坊 “中国亭园”一期工程
作者:暂无 来源:新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刘志明 记者 王铁军)记者昨天从香坊区了解到,正着手规划设计的在原红星村垃圾场上建造的中国亭园主题公园,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全面完工。 中国亭园主题公园位于香坊区东南部,北临公滨路,南近通乡街
曲高未必和寡 兰韵依旧飘香:第五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郑锦燕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昆剧艺术节  国际学术研讨会  江苏省文化厅  市人民政府  苏州评弹  昆曲  《西厢记》  《牡丹亭》 
描述:2009年6月18日至26日,由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在苏州举办。本届昆剧艺术节上
《黄河之声》中国原创歌曲大排行网络点击排行榜58期排行
作者:暂无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网络点  排行榜  黄河  原创  歌曲  黄鹤楼  牡丹亭  神仙  竹林  徽县 
描述:《黄河之声》中国原创歌曲大排行网络点击排行榜58期排行
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和她的作品
作者:卢俊  来源:译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街  美国华裔  曾祖父  作家  洛杉矶  牡丹亭  雪花  中国文化  华人  窗口 
描述:邝丽莎(Lisa See)是居住在洛杉矶比较活跃的美国华裔作家。她于1955年2月出生在法国巴黎,只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邝丽莎的父母在其很小的时候离异,幼时的
中国情结与女性故事: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访谈
作者:卢俊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小说创作  曾祖父  中国文化  故事  牡丹亭  小说作家  雪花  作品  洛杉矶 
描述:电影《雪花和秘扇》在中国的热映使同名小说作家邝丽莎逐渐进入国内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1995年至今,邝丽莎一共出版了8部小说:在《在金山上》(1995)是其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取材于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英译:以《牡丹亭》的两个
作者:何婷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翻译  互文性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语境重构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意象传递 
描述:本文基于罗选民的互文性翻译观,通过对《牡丹亭》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古典戏剧中唱词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戏剧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作者由此试图论证,以语境重构为核心的互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