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海寻踪——吴地宋元明清几位戏曲家演艺、作品之杂考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韫玉  《荆钗记》  《牡丹亭》  金德辉 
描述: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门文士移植为昆剧;清代金德辉毁旧谱创新唱腔,做到“唱为角色生色”。
高未必和寡 源远还须流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
作者:邹红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高校巡演  高校巡演 
描述: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们萌发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曲名不取新奇 文词必求新警:从《题画》一出看《桃花扇》
作者:徐爱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题画》  《牡丹亭·写真》  正宫套数 
描述:词动听,而且全出冲突不断,极具戏剧性;最后,《桃花扇·题画》词在注重抒情的同时,又极富动作性。
许渊冲、许英译《牡丹亭》分析:从翻译美学的角度
作者:李怡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翻译美学  审美价值 
描述: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美学特质决定了翻译美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美及其译文中美的再现极其重要的领域。在戏曲美学上,戏曲之美主要体现在其外在的舞化,音化,化,以及内在的情化。笔者认为,翻译美学为戏曲翻译研究
传奇「画中人」的情节结构:以《牡丹亭》、《梦花酣》、《
作者:陈家莹  来源:辅大中研所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戏曲  牡丹亭  梦花酣  画中人  情节结构 
描述:画中人」本事,并以画像的绘制、收存及重现为主轴,分析三部传奇之情节结构。
吴江叶氏三女之戏曲因缘
作者:孟羽中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纨纨  叶小纨  叶小鸾  《牡丹亭》  《鸳鸯梦》  《钧天乐》 
描述:小鸾的追慕和错描。
千回百转,乱煞年光:《牡丹亭》鉴读祝
作者:祝明富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杜宝的严格管制之下,杜丽娘在官衙里住了三年,连自家后花园都没有到过。杜宝请了个老先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一方面要利用经典教条束缚她的思想,一方面希望她将来嫁到夫家能“知书知礼,父母光辉”。杜丽娘的母亲是杜的家教的执行者,看见女儿裙子上绣的一对花、一双鸟,都少见多怪,怕引动女儿情思;听见女儿去了一趟后花园,就找丫头春香来训斥一顿。在这样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下成长的杜丽娘本来是个十分温顺的少女,然而环境的寂寞,精神生活的空虚,使正在成长的她感到异常苦闷。所以,当陈最良企图通过诗经向她灌输“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封建教条时,她却从自己要求自由的生活愿望出发,对它作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后来,在春香的诱导之下,她第一次偷偷地到了后花园。
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析论
作者:孙康宜 王瑷玲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析论
畸形发展的明代传奇:三种刊《白兔记》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多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长生殿》  《牡丹亭》  南戏  《桃花扇》  《浣纱记》  四部  中国戏剧  中国戏曲  戏曲创作 
描述:、《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这些作品在整个中国戏剧文化史上也是第一流的瑰宝,至今还在闪耀着光芒。”(《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三七一页)
刻《还魂记》叶德辉题记
作者:王若  来源:文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德辉  大连图书馆  牡丹亭  元曲研究  刻本  盐谷温  题记  叶氏  中国戏曲  说文 
描述:作多种。柔甫即日本汉学家松崎鹤雄,早年来华随叶德辉学习《说文》,有研究《说文》及《诗经》著作多种,手稿见藏于大连图书馆。关于二人在湖南学习事,叶德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