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解读《绿珠传》中的绿彰形象
-
作者:陈晓连 胡睿娟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绿珠传》 女人祸水论 性的政治说
-
描述:性这三个问题进行女。陛主义视角的批评解读。
-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解读《绿珠传》中的绿珠形象
-
作者:陈晓连 胡睿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绿珠传》 女人祸水论 性的政治说
-
描述:性这三个问题进行女性主义视角的批评解读。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钱永平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剧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戏曲研究 牡丹亭 昆曲 保护研究 傀儡戏 戏曲表演
-
描述:戏剧研究(一)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吴新雷在会议开场报告《当今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宏观考量———以“苏昆”青春版和“上昆”全景式为例》追溯历史,着眼当下,对经典昆曲《牡丹亭》和《长生殿》近年来上座率高的原因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两部昆曲一方面活态展示了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与深厚底蕴,另一方面融入了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做到了古典与时尚,昆曲美学与现代剧场相结合,适应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宋俊华《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对比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和白先勇改编《牡丹亭》的不同理念与时代背景,反思文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以及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雷碧玮的《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
-
金钱与权势下的爱情——新编京剧《杜十娘》李甲人物表演心得
-
作者:靳学斌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十娘》 李甲 心得 表演 人物 京剧 新编 权势 金钱 爱情故事 《牡丹亭》 外国电影 朱丽叶 罗密欧 典型性 普遍性
-
描述:金钱与权势下的爱情——新编京剧《杜十娘》李甲人物表演心得
-
牡丹亭下女儿香 闫平·刘曼文谈话录
-
作者:王静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生活 中国油画 表达 美院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文革时期 内心世界 情感
-
描述:刘曼文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
从互文性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兼评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
-
作者:王巧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能力 互文能力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牡丹亭》 《牡丹亭》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
-
描述: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作者对全文内容共分四章作以具体阐述。 第一部分是对互文性和翻译策略的理论探讨。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需要。第二章中,概述了互文性理论及翻译策略。 第二部分是作者所选译本的个案分析。第三章里,作者首
-
牡丹新亭展妙姿:评《牡丹亭》的舞蹈文化现象
-
作者:夏帆 叶进 来源:舞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中国古典艺术 中国古典艺术 舞蹈 舞蹈 中国古文明 中国古文明 现代技法 现代技法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大众接受 大众接受
-
描述:界对于汤显祖“真堪千古”的昆曲《牡丹亭》的创作之“薪”。随之而来的便是滚滚如潮的“牡丹亭热”……
-
回归根柢辟开新路——评向志柱《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
-
作者:任美衡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著者 诙谐文 学术研究 文学史 古代小说 文学研究 研究者 新探讨 学术创新 牡丹亭
-
描述:在经过近三年艰苦的写作及修订之后,向志柱推出了他的首部学术专著--<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一版).
-
生死可越,有何不可越 评坂东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昆剧《牡丹
-
作者:方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中日 生死 主演 中国北京 杜丽娘 歌舞伎
-
描述:中日版昆剧《牡丹亭》继在日本京都,中国北京、苏州等地公演后,于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首次在沪亮相。被誉为日本梅兰芳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出演杜丽娘。有人曾问,若有一天,杜丽娘由一个外国人来演,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形?
-
让古典戏曲名著活在舞台上:评《牡丹亭》的改编本《杜丽娘》
-
作者:贾庆申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让古典戏曲名著活在舞台上:评《牡丹亭》的改编本《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