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冥人生——中外鬼戏文化摭谈
-
作者:宁宗一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鬼戏 中国戏曲 《牡丹亭》 摭谈 文化意蕴 鬼魂 鬼文化 《论衡》 民间文化 传奇剧
-
描述:疑惑,这世界究竟有没有“鬼”?有些什么样的“鬼”?在遥远的中国古代哲学界和西方的先哲的笔下,对鬼的理解就存在着种种分歧.即使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王充就推出《论衡》这样无神鬼论的巨著,但他并未能说服一切有鬼论者,及
-
论《牡丹亭》、《红楼梦》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
-
作者:陈国学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贾宝玉 贾宝玉 孝亲意识 孝亲意识 孝文化 孝文化 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
-
描述: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并不相同。
-
把《牡丹亭》搬进皇家粮仓——与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作者:暂无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北京人 北京人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 粮仓 粮仓 总经理 总经理 对话 对话 公司 公司 有限 有限
-
描述:王翔,1986年大学毕业,1994年开始经营普罗艺术公司,主营西方古典音乐唱片,现在是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厅堂版《牡丹亭》出品人。
-
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对传统昆曲的革新与发展
-
作者:祁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现状 昆曲现状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革新 革新
-
描述:与发展是绝对不利,甚至会产生阻碍作用的。无论就《牡丹亭》这出中国戏曲经典的阐释历史和演出历史来说,还是就昆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来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演出,都带有里程碑的意义,值得认真总结
-
江西戏曲发展的新契机: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述评
-
作者:叶树发 黄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发展 江西南昌 新版 戏剧事业 新契机 高校 校园文化 戏剧艺术 学术研讨会
-
描述:2003年10月23日至26日,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郭汉城、康式昭、王安葵、叶长海、季国平、查振科、刘祯等专家学者专程来南昌江西师大观摩新版赣剧《牡丹亭》并参加学术研讨。这是江西戏剧界多年难逢的盛事,翻开了江西戏剧史的新篇章。
-
从“慕色还魂”到“生死以情”:论杜丽娘形象的发展
-
作者:姜婷婷 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 形象
-
描述:提升到了话本不可企及的新高度。
-
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看秦腔发展策略
-
作者:雷家琪 来源:新西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腔 发展策略
-
描述:、受众群体挖掘等方面立体应对文化消费的挑战,从而振兴秦腔,发展秦腔这一古老艺术。
-
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保存与发展
-
作者:雷碧玮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 青春版《牡丹亭》 海外 保存 昆曲 中国传统戏曲 国家主义 “国家”
-
描述:、传统与现在、文化与国家之间为中国传统戏曲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
在古典与现代之间: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邹红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白先勇 白先勇 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传统与现代 传统与现代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现代意味 现代意味 演出形式 演出形式 现代舞 现代舞
-
描述:自上世纪初以来,中国传统戏曲如何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时代并葆有其艺术生命力,始终是国人在不断思考、一直尝试的历史性课题。百年时光的流逝并未削弱人们对此问题的兴趣,而无法回避且日甚一日的文化撞击更凸显
-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
作者:李雅岚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创新 美学理念 跨文化传播
-
描述:了古老剧种焕发崭新生机的密码,在美学理念、跨文化传播、呼应市场等方面给予了昆曲创新和创作多方面的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