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版《牡丹亭》京城赢得喝彩 苏式“原味”引来千余观众
-
作者:刘欣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 刘欣)昨晚,苏州昆剧传习所“纪念昆曲申遗十周年专场演出”之“传统版《牡丹亭》”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千余观众观看了演出。至此,包括前晚“泰山北斗映蓝天”在内的“纪念
-
晚清古戏台重温梦幻《牡丹亭》 郑大圣带观众享受“家班”待遇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上海中山南路的三山会馆内、拥有100年历史的古戏台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在沉寂了近半个世纪后又传出了柔曼悠远的“水磨腔”。7日晚,在雕梁画栋的古戏台上,150位观众欣赏了由郑大圣
-
理科生也爱昆曲票价上千不乏年轻观众白先勇杭州开讲《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蒋瞰
自2004年4月在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以来,青春版《牡丹亭》早在国内各大城市露脸,“还有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样的理工科学校,理工科的学生哎,他们都来了,都很喜欢。”为本月25日-27日青春版《牡丹亭》在杭州第三次演出前来化缘的白先勇,忍不住将这一“新闻”告诉大家。
与此同
-
观众内心共鸣胜过单纯舞蹈技术 《天边的红云》《牡丹亭》昨分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晚,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大赛”在上海大剧院落幕。舞蹈诗《天边的红云》和舞剧《牡丹亭》分获舞蹈诗和舞剧的作品金奖。在闭幕演出中,上海歌舞团最新创排的本土题材舞剧《舞台姐妹》举行了首演。
本届“荷花奖”共有六部作品进入决赛,经评委评选,最终上海歌舞团的舞蹈诗《天边的红云》和南京
-
《牡丹亭》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
-
作者:刘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修辞 修辞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
描述:和认为汤显祖不愧为语言大师,能施展多种修辞技巧,把笔下人物的思想、心理、情绪、神色,都充分展露在观众面前。本文从修辞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牡丹亭》的语言特色。通过语境与修辞、语音与修辞、词语与修辞、句子
-
舞剧应怎样呈现戏曲经典
-
作者:苗小龙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舞剧应怎样呈现戏曲经典
-
论《迦陵词》与戏曲之因缘
-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维崧 迦陵词 家班 戏曲活动 康熙年间 牡丹亭 明清易代 侯方域 重要组成部分 方拱乾
-
描述:明清两代,观赏、评论戏曲已经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词的创作中也得到反映。在有的词人那里,不少词因观剧而作,为艺人而作,由此衍生种种情感,生发诸多感慨。在这方面,陈维崧(1625
-
明代戏曲版图录:牡丹亭
-
作者:万方 来源:书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还魂记》 《牡丹亭还魂记》 戏曲版 戏曲版 《窦娥冤》 《窦娥冤》 图录 图录 明代 明代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桃花扇》 《桃花扇》
-
描述:《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一说有《桃花扇》无《窦娥冤》)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
鲁迅: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情趣
-
作者:廉文澄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全集》 中国传统戏曲 民间戏曲 女吊 梅兰芳 《牡丹亭》 帮闲文人 艺术形象 《社戏》 士大夫
-
描述:鲁迅: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情趣
-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典戏曲文学
-
作者:陈抗 徐小林 来源:戏文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人合一”观念 《琵琶记》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叙事结构 《西厢记》 《桃花扇》 审美境界 传统戏曲 戏曲文学
-
描述:“天人合一”与中国古典戏曲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