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生殿》主题的深层意蕴和现实意义
-
作者:王季思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深层意蕴 现实意义 兴亡之感 杨玉环 洪升 双重主题说 《牡丹亭》 《桃花扇》 主题思想
-
描述: 从《长生殿》的主题思想看,我同意双重主题说,不同意主题分裂论。 这双重主题一是家国兴亡之感,一是儿女离合之情。至于谁是主,谁是次?谁是借,谁是寓?见仁见智,可以争论。比之《桃花扇
-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演绎探究
-
作者:翟静 来源:大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昆曲《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以传奇的爱情故事和典雅唯美的昆曲结合在一起来显得相得益彰,至今不绝于舞台。本文通过分析三位名家演绎"游园惊梦"这出戏来探索不同时代的演员对杜丽娘这一人物的理解与表现。
-
探究《紫钗记》与《霍小玉传》的文本差异
-
作者:潘多 来源:卷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传》 《紫钗记》 文本差异
-
描述:《霍小玉传》和《紫钗记》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两者取材于同一个故事,但是呈现出来的文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主要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结局的设置,分析两个文本间的差异,并简单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
-
探究《牡丹亭》中蕴含的感性资源——兼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作者:张春蕊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中晚明 中晚明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感性资源 感性资源
-
描述:一批所谓“狂人”,而汤显祖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至情”之说在其《牡丹亭》中显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牡丹亭》这部作品,旨在通过这部作品来探究中晚明时期的审美文化的特点并进
-
《牡丹亭》换版本蔡正仁愿同台
-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蔡正仁(左)与史依弘昨同排《牡丹亭》 记者胡晓芒摄
昨天下午,上海昆剧团大厅里,上海京剧院梅派名旦史依弘与上昆的“熊猫级”老艺术家蔡正仁正在排练昆曲《牡丹亭》的“幽媾”一折。一昆一京
-
《牡丹亭》换版本 蔡正仁愿同台
-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蔡正仁(左)与史依弘昨同排《牡丹亭》 记者胡晓芒摄
昨天下午,上海昆剧团大厅里,上海京剧院梅派名旦史依弘与上昆的“熊猫级”老艺术家蔡正仁正在排练昆曲《牡丹亭》的“幽媾”一折。一昆一京,两人配
-
蔡正仁史依弘将“再现”昆曲《牡丹亭》(附照片)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上海昆剧团,史依弘(右)与蔡正仁一起“打磨”新戏,修饰唱腔,调整身段。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讯 (记者吴越)一声“姐姐”,昆曲艺术大师蔡正仁向着比自己小了30岁的青年京剧名角史依弘低
-
史依弘邀蔡正仁保《牡丹亭》“昆味”
-
作者:朱 渊 朱良城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跨刀”。日前,在上海昆剧团的排练厅,蔡正仁饶有兴致地说着戏,而史依弘的天分也让蔡正仁吃惊
-
让昆曲“与时俱进”应该对经典“随心所欲”不妥——蔡正仁张静
-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二○一二版《牡丹亭》剧照 图TP
由史依弘、张军主演的2012版《牡丹亭》虽然已经演毕,但各种争论声依然不绝于耳,在一片赞美声之外,也有不少热爱昆曲的戏迷写出长文对音乐、唱腔、舞美、灯光各方面进行商榷。昨天,记者在上海昆剧团《景阳钟变》的排练现场,见到了曾观看过2012版《牡丹亭》的著名
-
史依弘排练场斗胆搭档蔡正仁
-
作者:庄从周 来源:劳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12年,史依弘的《2012版牡丹亭》受到了昆曲名家蔡正仁的严厉批评。蔡正仁当时称其调门提高,昆味不正。这一批评也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一年之后,史依弘再度跨行挑战《牡丹亭》,而这次,她的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