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37)
报纸(2064)
学位论文(126)
图书(94)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54)
历史名人 (1087)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75)
2012(601)
2010(505)
2009(449)
2008(505)
2007(318)
2006(176)
2005(163)
2004(121)
1986(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4)
中国文化报(62)
文艺报(23)
中华戏曲(16)
文艺研究(16)
群文天地(7)
北方文学(下半月)(3)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
中华家教(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我的奶奶
作者:周好璐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奶奶  《惊梦》  牡丹亭  情思 
描述:我的奶奶
陈最良形象再认识
作者:朱仰东 李建霞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腐儒 
描述:陈最良是《牡丹亭》中一个次要人物,关于他的形象,学界多认为是个腐儒典型,其立论依据分别是剧中的第4出"腐叹"、第7出"闺塾"、第9出"肃苑"、第18出"诊崇"。将其看成腐儒典型有简单化的倾向,实际上
山东《曹州牡丹园》
作者:张学峰 陈一山 张洪斌  来源:中国园林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园  牡丹  牡丹亭  配置 
描述:本文简要论述了曹州牡丹园的设计思想、总体布局、景点设计及设计的创新点。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作者:陈彩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理想 
描述: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分别塑造了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两对爱情叛逆者的形象。本文主要针他们的爱情理想略作比较分析。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艺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作者:廖夏林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采茶戏  民间音乐  雅俗 
描述:见。
张军昆曲艺术中心迎来3周年第100场演出实景园林昆曲《牡丹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吴越)以振兴和繁荣昆剧事业为宗旨,探索多元化艺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日前在浦东喜马拉雅中心举行成立3周年庆典。当晚,青浦朱家角课植园迎来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
南北西东总不同:几则古代剧论的启示
作者:张传若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青春版《牡丹亭  古代  戏曲剧种  创意策划  地方戏  昆曲 
描述:不顺也”。笔者对地方戏剧种问题本已多有感触,加之近读明代沈、徐渭、王世贞等人的一些剧论,想法尤多,遂成此文以记之。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纯粹探讨学理,而并非企图以此为地方戏争取观众而张目。——原因很简单,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中国戏剧史》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当代观众的认可,是一种超越理性的感性接受,这也是艺术传承与哲学和科学传承最大的不同。很多人试图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说服当代观众接受或抵拒某种传统艺术,结果总是徒劳,因为感性接受属于另一个世界。”一、地方戏之成为问题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无疑已与整个世界深深地融为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等世界性现象当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交通、通信都极其发达,人们之间的沟通也突破语言障碍而变得极为简便的所谓“地球村”时代,中国戏曲...
九畹灵根“北西厢”
作者:胡明明 张蕾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长生殿》  桃花扇  代表作  剧院  江苏省  昆曲 
描述: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评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个日子,如吹皱一池春水,先是苏州昆剧院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的青春版《牡丹亭》;之后,是江苏省昆剧院白骨青灰长艾
以昆之名,雅涵于乐:北师大以雅曲社“小昆虫”学戏看戏记
作者:王萌筱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师大  昆虫  高校学生  牡丹亭  2010年  多功能厅  昆曲  校园版 
描述:昆曲爱好者们的盛大节日。作为普通的高校学生,能够有幸参与到一系列活动中,这一场接一场的昆曲盛筵更是足以让我许久不识肉味了。
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
作者:廉锋  来源:创意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视觉  国家大剧院  《玉簪记》  摄影展  摄影师  昆曲  演出 
描述:年来在世界各地记录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的珍贵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