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进用交响乐版《牡丹亭》献歌世博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早报讯 日前,著名歌唱家杨进在上海发布了“东方百灵 杨进维也纳独唱音乐会”的DVD。据悉,该DVD是去年9月8日她受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同名音乐会的全记录。杨进透露:“在这场演唱会上
斜土社区白领周末聚集昆曲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实习生 宋浩 记者 崔建栋 到了周末玩什么?这个困扰着不少年轻人的问题,在斜土社区有了新的形式。近日,该社区的不少白领迷上了昆曲,要去培训班报名甚至要提前两个月。 “京昆Follow
为人皆求真:张燕瑾先生戏曲研究述评
作者:胡明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杜丽娘  西厢记  求真  戏曲文学  桃花扇  戏曲唱词  马致远  牡丹亭  中国戏剧史 
描述:张燕瑾(1939-),河北省辛集市人,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大文学视野下的戏曲研究
从接受角度谈《牡丹亭》对明清女性的影响
作者:暂无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接受  明清女性 
描述:影响。喊出《牡丹亭》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杜丽娘之死
作者:杨明贵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死亡叙事  精神分析  文化反思 
描述:情而死的描写,剧作者以极大的道德勇气赋予了男女之间的原始生命冲动以灿烂、圣洁的色彩,使历代读者在情欲的奔放中感受到了源自生命本源处的美丽和庄严。
试谈戏曲《牡丹亭》与王左派思想
作者:陈虹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派  左派  汤氏思想  汤氏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和曲社和曲友汪粲英
作者:夏红珍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抗美援朝  杜丽娘  演出  昆曲  昆剧  表演艺术  游园  父亲  纪念 
描述:的皂罗袍——姹紫嫣红开遍……尽管年高,但仍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后来,得知她在抗美援朝时期,为捐献
书中自有黄金屋 贤文字中财
作者:周涧  来源:公关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万历年间  为人处世  增广  牡丹亭  民间  流传  韵文  表述  书名 
描述: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
坂东玉三郎:女形与艺
作者:萨苏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舞伎  牡丹亭  女性角色  昆曲  演出  艺术家  艺术形式  梅兰芳  京剧  戏剧 
描述:。 时隔89年,十三代守田勘弥的孙辈在中国上演了昆曲的经典剧目《牡丹亭》。其婀娜的身姿一出现在舞台上,观众中就有人忍不住惊呼——梅兰芳回来了!他,便是被称为“日本国宝级宗师”的坂东玉三郎。 坂东玉三郎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梅兰芳在中国。他的“女形”表演最受人称赞。和京剧中的“男旦”一样,歌舞伎中的“女形”也是男扮女装。令人尤为惊叹的是,舞台上秋波流转、风华绝代的坂东玉三郎,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有熟识他的朋友对记者讲,他的脸庞就像山顶的天气,有种含云带雾的美。 2011年11月,坂东玉三郎获得了有“日本诺贝尔”之称的京都奖的思想艺术奖。然而。和他之前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这其实不算什么。 “女人”之美 坂东玉三郎是日本歌舞伎界一个显贵的世袭称号。
论《红楼梦》中「情理兼备」而「两尽其」之「痴理」观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模式  莺莺传  西厢记  牡丹亭  痴理 
描述:間的愛情提供了「恩義」的倫理前提,以「日久生情」解釋愛情的發生與發展,而否定一見鍾情式的激情與欲望本能上的性趨力;在面對個人與社會有所衝突的困境上,則提出「兩盡其」的「痴理」說以超越「癡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