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
作者:李舜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花园内外  花园内外  阴阳两界  阴阳两界  男性与女性  男性与女性  情与非情  情与非情 
描述:二元世界:男性与女性、情与非情。二者间的矛盾统一突出了男性主体对传统(男性)价值体系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执著、愤懑、荒谬、空幻的情感历程。《牡丹亭》由此成为折射时代意蕴最精致的文本
崔莺莺、杜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作者:陈慧芬 张永波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人物形象  高中  语文  阅读指导  对比阅读 
描述:崔莺莺、杜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女性觉醒表象背后的男权面孔——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戳穿《牡丹
作者:陶然  来源: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觉醒  女性意识觉醒  男权话语  男权话语  父权文化  父权文化 
描述:本文旨在引入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从而揭露《牡丹亭》中女性意识觉醒的虚假性,以及这种假象背后所隐藏的根植于历史时代中具有普遍性的男权意识,从而拨露父权文化统治体系中女性被压迫、奴役、抹杀、隐藏的历史
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
作者:李舜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
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
作者:刘复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僚人  九姓  泸州地区  乌蛮  民族成分  羁縻州  悬棺葬  《太平寰宇记》  少数民族  义军 
描述:州的很大部分羁縻州地。在宋代“泸夷”中,除乌蛮
林系年(续前)
作者:夏承焘 王荣初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道碑  范仲淹  司户参军  通鉴  墓志铭  陈尧佐  唐宋词  翰林学士  《隆平集》  年谱 
描述:林系年(续前)
论《珠玉》及晏珠的心理结构
作者:万斌生  来源:文艺理论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珠玉》及晏珠的心理结构
青春的觉醒-《牡丹亭·游园》曲的赏析
作者:彭德伟  来源:南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青春的觉醒-《牡丹亭·游园》曲的赏析
从《牡丹亭》看明代丧葬习俗
作者:纪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牡丹亭  牡丹亭  明代  明代  随葬品  随葬品  宋代  宋代  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  柳梦梅  柳梦梅  民俗  民俗  民间  民间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精品。它敷演了一个假托发生在宋代的爱情故事,但从剧中很多民俗场面的描写来看,其风俗描写更多地体现了明代民俗的一些特点,这可以从《牡丹亭》中大量的丧葬习俗描写得到证明。
女儿笔底女儿心:《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的女性立场
作者:郭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 
描述:她们对《牡丹亭》之"情"的不同体悟,研究她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