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的“梦”意象
-
作者:单有方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梦“ 意象
-
描述:主要得力于“梦”意象的描写。 《牡丹亭》中有两处写到“梦”:一是柳梦梅之梦。写他“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第二曲《言怀》)。二是杜丽娘之梦。她因春感情,因情成梦。
-
三生一梦“牡丹亭”
-
作者:田薇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三妇 女性读者
-
描述:代表,三人前后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女性评点《牡丹亭》的杰作——《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艺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
作者:廖夏林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采茶戏 民间音乐 雅俗
-
描述:见。
-
魂,因梦而来
-
作者:胡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大剧院 艺术传承 声声慢 牡丹亭 清音 演出 昆剧 昆曲
-
描述:幽谷清音声声慢,百变仕女入画来,10月11日晚的上海大剧院中剧场座无虚席,众多昆曲观众期盼已久的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隆重登场.
-
昆山的“造梦”空间
-
作者:晁珊珊 来源:小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山市 笔记本电脑 造梦 五十年 平板显示技术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杜丽娘 显示器 牡丹亭 柳梦梅
-
描述:光芒,此时,对面的朋友透过眼镜把你和周围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而你却一直在他的眼镜片上看着当下热映的电影……你以为这是一个离奇的梦,但其实这只是江苏省昆山市“造梦”的冰山一角。 这种技术叫做“OLED
-
梦比春深
-
作者:胡冰 来源:旅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江 昆曲 牡丹亭 江南 苏州 小巷 伏羲 江河水 东西南北 石库门
-
描述:扬起的波纹,方让人感受到生机。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苏州多桥,有十步一桥之说。仅平江河上的石桥,平的,拱的,大大小小不下十座。
-
从司马相如到柳梦梅
-
作者:岳美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昆曲 司马相如 牡丹亭 杜丽娘 昆剧 导演 传统艺术 折子戏 现代剧场
-
描述:四年前我们历经千百次寻觅,终于开始了新编昆曲“司马相如”的跋涉。当时我给自己下了“军令状”把它定为“封箱戏”,作为自己对昆剧艺术几十年沧桑的最后冲刺。 这些年我们天天面临着昆曲生存的问题。随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