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绂与王心学
作者:李帆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王心学  躬行实践     
描述:"、王学者第一重镇"。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作者:   来源:桂海春秋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南宋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哲学思想  陆九渊 
描述:南宋
南宋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体系  “心”  主观唯心主义  “理”  杨简  禅宗  发明本心  孟子学说 
描述:南宋是以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为核心,由其浙东和江西弟子共同组成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宗旨是“发明本心”。本文努力在宋代思想和整个中国思想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主要人物的思想面貌进行分析,主要论述了四个问题。
方法散论
作者:王伟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儒学  概念范畴体系  象山    精神实质  为己之学  不动心  人生实践  知性方法 
描述:方法散论□王伟民元儒吴澄说:“余每慨临川金溪之士,口有言辄尊子,及讯其底里,茫然不知子之学为何如。”①陆九渊自己也曾说:“某有积在此,惜未有承担者。”②象山学到底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
象山论之道:[陆九渊]
作者:黄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描述:象山论之道:[陆九渊]
特质及其历史命运
作者:顾春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目的  “理”  天人同一  心即理  道德知识  道德品质  教育活动  教育本体论  教育方法论 
描述:特质及其历史命运顾春全祖望在《象山学案》中说:“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列其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也最广。”陆九渊于南宋之林立学派中,异军突起,独树一帜,
明朝前期的潜流
作者:陈奇  来源: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明儒学案》  吴与弼  和会朱    陆九渊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道德修养方法  伦理本体  兼采朱 
描述:明朝前期,朱学一统天下,衰微。在和会朱的形式下顽强地抗争着、存在着,至中叶,终于演衍成风靡天下的王
的立世精神
作者:姜广辉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立世精神  陆九渊  哲学世界观 
描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又九龄尝于窗下读程颐《易传》,至“艮其背”四句,反复诵读不已,陆九渊偶过其前,九龄问他:“汝看程正叔此段如何?”陆九渊回答:“终是不直截明白,‘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庭,不见其人’,无物.”对于不易索解的《易经》艮卦卦辞,少年陆九渊作了一种似曾熟玩的透彻解释.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日宙”。陆九渊忽大省悟,说:“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又
之“心”试解
作者:胡家祥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实践理性    三层面  心的文化  自由意志  本体地位  王阳明  《周易》 
描述:之“心”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