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作者:吴志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积极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杜丽娘 汤显祖 封建礼教 爱情自由 柳梦梅 理想世界 戏剧冲突
-
描述:“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在明代众多的言情传奇中,足称“擅场”之作者,应首推汤显祖的《牡丹亭》。《牡丹亭》所讴歌的“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深深地感动了封建时代青年女子的心
-
试论《牡丹亭》浪漫主义的特质
-
作者:李曼立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牡丹亭》 汤显祖 特质 花神 柳梦梅 主观感情 杜丽娘 十六世纪 李贽
-
描述:条件下的产物。 十六世纪,全球处于翻天覆地变化之中,而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手工业、
-
试析苏轼散文中的哲理特色
-
作者:高孟平 来源: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儒家思想 《超然台记》 积极入世 人生态度 《石钟山记》 试析 苏武 物与我皆无尽也 王安石
-
描述:试析苏轼散文中的哲理特色
-
《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
作者:丁婉 来源:华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
描述: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
-
论昆曲《牡丹亭》音乐
-
作者:刘明澜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封建礼教 柳梦梅 音乐 浪漫主义 南曲 现实主义
-
描述:汤显祖不仅赋予他的剧作以进步的主题思想,而且努力使他的《牡丹亭》成为一部“场上之
-
汤显祖《牡丹亭》简论
-
作者:陈中凡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封建礼教 孔雀东南飞 柳梦梅 封建势力 悲剧性 林黛玉
-
描述:教的束缚,青年男女的婚姻便成了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因而古典文艺中许多作者就把它当作突出的主题来进行创作。而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即具有各个不同的特色。汤氏《牡丹亭》式的主人公,既不同于它之前的《孔雀东南飞
-
从杜丽娘形象的浪漫主义色彩看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刘波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至情 汤显祖 杜丽娘
-
描述:的文学史增添了最亮丽的色彩。《牡丹亭》中的主人公杜丽娘形象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汤显祖的“至情观”。
-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
试析陆九渊的思想结构
-
作者:安京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精神本体 思想结构 圣人之道 天地之心 试析 “理” 主观唯心主义 万物 杂著
-
描述: 陆九渊是南宋我国著名思想家。许多思想大家,如王守仁,黄宗羲、魏源、康有为、谭嗣同等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或多或少地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陆九渊的思想在宋、明、清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试图分析陆九渊宇宙观中的几个范
-
试析宋词“愁”
-
作者:周树宁 来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古歌》 文学作品 踏莎行 晏几道 试析 景物描写 欧阳修 中国古代 诗文革新运动
-
描述:三月雨“(《木兰花》),“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踏莎行》)。在《浣溪河·一曲新词》中,虽然没有一个“愁”字,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借景抒情,将他那种淡淡的哀愁,借月下、花落、燕归等景物描写表现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究。正如《古歌》所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晏几道的“穷愁”。几道晏殊的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