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视角下汤显祖《牡丹亭》的英译情况初探
-
作者:方雪梅 李芳媛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赣剧 《牡丹亭》 英译 跨文化
-
描述:各种外文译本相继问世,研究这部名著的外国学者也日益增多.截至目前,《牡丹亭》有三个完整的英译本,分别是白之、张光前和汪榕培的英译本.本文旨在对这三个译本进行介绍及对比,试谈《牡丹亭》的英译在跨文化
-
英译《牡丹亭》选场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艺术魅力 明代戏剧 汤显祖 汪榕培 英译文 外国语 征求意见 英语
-
描述:译者按:《牡丹亭》是我国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不朽剧作,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用韵体将此剧本译成英语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艺术地再现原著的风采更非易事。为广泛征求意见,现在先期发表《牡丹亭》前七场的英译文,希望专家与学者不吝指正,以使全剧译文更臻完美。T...
-
英译《邯郸记》选场(一)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汤显祖全集 《牡丹亭》 英译 “临川四梦” 选场 《紫钗记》 《南柯记》 中文注释 文化名人
-
描述:英译《邯郸记》选场(一)
-
《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全唐诗》 汤显祖 集唐 定场诗 英译 柳梦梅 石道姑 中国古典戏剧 出生年代
-
描述:《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
-
凄楚蕴结须慎思——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两种英译比较鉴赏
-
作者:孙传宏 来源:外语教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恩格斯 李白 五言绝句 王安石 宣城 英译 柏树 鉴赏 本族语 库柏
-
描述:诗仙李白和王维、王安石、苏轼一样堪称绝句名手,如五言绝句《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恩格斯说过: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它的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
-
谈汪译《牡丹亭》
-
作者:郭章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译 英译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
描述:本文主要谈的是汪榕培先生如何英译汤显祖最有名的剧作《牡丹亭》和《牡丹亭》英译得如何这两个方面。笔者通过具体讨论和译例评析 ,认为汪译从整体上达到了“传神达意”的目标 ,成为《牡丹亭》迄今国内外最
-
我和中国典籍英译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汤显祖戏剧 英语词汇学 翻译实践 陶渊明 中国文化 英国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二十年 研究生
-
描述:学生学外语之困惑,遂执着钻研英语词汇,率先在国内出版《实用英语词汇学》;为了译好陶渊明和汤显祖的传世之作,亲自考察二位古人的故乡,捕捉其神韵,再现其风骨。汪先生的成就源于一个"爱"字:穷尽二十年心血翻译《汤显祖戏剧全集》,寂寞中苦撑的动力来源于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热爱。时值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战略开启,汪榕培先生的拓荒精神堪称楷模,指引来者。
-
刘绍铭:一片冰心在玉壶
-
作者:陈蕾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欧梵 张爱玲 卡夫卡 香港中文大学 文章 文字 比较文学 题目 英译 散文集
-
描述:心想书中文章的题目该是如何精彩呀。
-
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
-
作者:陈橙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英译选集 经典重构 白之 刘绍铭
-
描述:英译方面的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未来文选编译的参考楷模。
-
英译文选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
-
作者:陈橙 来源:译苑新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英译选集 经典重构 白之 刘绍铭
-
描述:的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未来文选编译的参考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