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9)
报纸(194)
图书(10)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红色文化 (357)
历史名人 (100)
地方文献 (3)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1(14)
2010(10)
2008(12)
2007(26)
2004(8)
2003(9)
2002(13)
2001(4)
1998(14)
1985(4)
按来源分组
收藏(5)
青少年书法(4)
福建党史月刊(2)
党史文汇(2)
劳动保障世界(1)
理论导报(1)
海内与海外(1)
解放军艺术(1)
文史天地(1)
汉字文化(1)
将军的现代女友
作者:风华绝代的石榴姐 桀桀  来源:故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木  周礼  将军  里面  眼睛  声音  大家闺秀  古代  纸条  露出 
描述:林木木以诈尸的形态穿越到了古代,成了一名最不合格的奸细。奸细当不好,干脆倒戈做起了"敌人"的贴心小女友。不过腹黑的男主可不是好对付的,一切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当然,爱上林木木这件事除外……
“哭陵将军”黄鹤重见光明
作者:戴铁珊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老年人  养生  健康  长寿  将军 
描述:“哭陵将军”黄鹤重见光明
戚继光--幸运的将军
作者:游任遂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戚继光  明政府  戚家军  浙江沿海  张居正  东南沿海  练兵  训练  将军  谭纶 
描述:时间,一直到一五五三年。这五年间,他曾参加乡试中了武举;曾两次
将军挥毫寄深情
作者:余佑庭  来源:党史天地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萧克  将军  武汉东湖  本来面貌  余佑庭  有关人员  王安石  鄂州  社会变化  历史事件 
描述:戍辰春,萧克将军考察鄂州,我有幸结识于他。翌日,他在武汉东湖宾馆将我市有关人员召去,指出我市的一本旅游小册子里介绍贺龙将军当年军次鄂州的一情节与历史有误,要我们予以更正。他道:“要替历史负责,替后人
王蒙的书法艺术
作者:张迎甫  来源: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蒙  赵孟  书法艺术  山水画  楷书  黄鹤  书法风格  作品  布局  笔法 
描述:王蒙(1038-1385)字叔明,一作叔铭,晚年居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又号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今吴兴)人.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王国器之子.自幼受到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昇及母舅赵雍、赵奕等人的熏陶,诗文书画皆有家传.
韩文畦先生及其书法艺术
作者:杨代欣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法家  王安石  内江  高古  四川  品格  张大千  学者型  学识 
描述:一韩文畦,字孟钧,1895年生于资中,4岁迁内江。其父韩仲勤为中医,膝下有兄妹4人,其为长,幼年体弱多病。1910年,韩文畦先生就学于内江蚕桑讲习所,与廖划平、李促权、钟白勋结为兄弟,崇尚康梁,主张君主
游寿书法艺术赏析
作者:李华 何鑫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霞浦县  古文字学  书法家  国学研究  黑龙江省  书法作品  书学思想  金陵大学  李瑞清 
描述:游寿,字介眉、戒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10月13日生于福建省霞浦县,公元1994年2月16日卒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享年88岁。193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获学士学位,193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国学研究班文科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生前曾为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
黄永年先生书法艺术小赏
作者:曹旅宁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黄永年  柳公权  李阳冰  罗振玉  邓石如  文字学  金文 
描述:黄先生在复旦曾随胡厚宣先生学习商周史、文字学,由于当时甲骨、金文的书太贵,买不起而作罢。但后从事篆刻、又喜写金文条幅,似与此受业不无渊源。(图1
“哭陵将军”黄鹤谈哭陵
作者:张书志  来源:世纪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蒋介石  黄埔军校  南京紫金山  中山陵  国民党军  将军  政治部主任  农民家庭  湖南 
描述:讲武学堂,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
握笔抗战的诗人将军陈孝威
作者:李景端  来源:世纪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战  天文台  将军  罗斯福  郑孝胥  丘吉尔  国民党  蒋介石  香港  辛亥革命 
描述:将军的有刘峙、熊式辉、刘文辉、陶峙岳等。陈孝威曾参与辛亥革命的镇江起义,北伐期间指挥兰封战役,大败敌军十万人,名震黄河两岸,还随白崇禧部参加过浙沪战事。他深谙兵法,治军严谨,有“六不将军”之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