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
报纸(13)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5)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
2013(4)
2012(7)
2004(2)
2000(1)
1999(2)
1998(4)
1996(5)
1995(4)
1990(2)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3)
光明日报(2)
大自然探索(1)
经济体制改革(1)
经济评论(1)
新读写(1)
中国茶叶(1)
优品(1)
美术研究(1)
抚州师专学报(1)
论包恢的三种"自然"说
作者:陈良运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心学  美学  自然  主体  客体  文体 
描述:摒去人工匠气,臻至“天巧”境界。包恢的诗学以心学为根柢,在宋代程、朱理学家的诗论中别树一帜,是中国诗学批评史上颇有光彩的一家。
北宋画学的“自然”观念及其官方思想背景
作者:周博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  画学  宋徽宗  王安石  新学  《老子注》 
描述:中受到重视却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本文认为,首先画学就是在王安石思想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而当时的官方哲学——王安石的新学对于道家的重视与宋徽宗个人对于道家的推崇则构成了“自然”再次受到重视的理论背景
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骆宾王《在狱咏蝉》解读
作者:郭明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骆宾王  人格化  咏蝉  契合  自然  美德  胡应麟  唐高宗  意象  咏物 
描述: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任侍御史,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后曌怒,诬以法,逮系狱中(胡应麟《补唐书骆侍御传》)。在囚禁骆宾王的狱所墙垣外,有几株苍老的古槐,夕阳照着扶疏而低垂的枝叶,树上有蝉鸣叫,鸣声清幽凄切,听起来与以往大不相同。诗人闻蝉鸣,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自然的馈赠
作者:陈江飞  来源:新读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馈赠  才子佳人  晏几道  优美  人心 
描述:初读小山(小山:晏几道)词,自然是被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优美意境所俘获,所吸引。清词丽句,才子佳人,一字一句如甘醇的美酒,让人心生感动,不觉已痴醉。然后,读得愈多,感悟愈深,便愈觉出另一种味道来。
生态伦理教育应是终身教育
作者:周鸿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生态伦理教育  终身教育  生态道德  生态伦理学  环境保护法律  全程教育  全球性环境问题  平衡与稳定  环境法律  生态系统 
描述:生态伦理教育应是终身教育
先秦时期国土开发利用与管理中的生态学思想
作者:张迪祥 王克陵  来源:经济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子》  先秦时期  利用与管理  《周礼》  国土资源  国土开发  人口生态学  生态系统  生态经济思想  资源环境系统 
描述:现代生态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马克思在其不朽巨著《资本论》中多次提到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便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只不过这里的生命系统不是指植物和动物
我国的理想人口应是多少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人  负荷能力  生态系统  水供应  人口  粮食产量  能源  超过  角度  根据 
描述: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我国的理想人口是: 从淡水供应看,人口不宜超过4.5亿。从能源看,理想的负荷能力是11.5亿。从肉食供应,人口不应超过2.6亿。从粮食产量角度,人口不应超
无家可归
作者:孙诩诚 董仁威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保护  气候变化  地球变暖  气候变暖  生态变化  栖息地  美国黄松  自然管理  生态学家  生态系统 
描述:下的动物》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你看到人类贪婪的黑手是如何伸向野生动物的。
谈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文
作者:张春莲  来源:山西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初中语文  议论文  生态系统  说明文  王安石  第二单元  孟尝君  自读课文  共产主义 
描述:谈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文山西省教委教研室张春莲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教材,同统编教材第四册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点:1.保留的传统篇目在编排和分册上作了大的调整;2.新增了19篇课文,其中3篇教读课文,16篇自读课文。下面,仅从...
浅谈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及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作者:蔡菊平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自然  自然  《牡丹亭》  《牡丹亭》  原生态审美  原生态审美 
描述:汤显祖的诗歌,戏文和自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他的文艺思想存在生态审美的因子。本文即从生态审美的角度考察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并分析其对《牡丹亭》创作的表现。《牡丹亭》很好的体现了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