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包恢的三种"自然"说
-
作者:陈良运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心学 美学 自然 主体 客体 文体
-
描述:摒去人工匠气,臻至“天巧”境界。包恢的诗学以心学为根柢,在宋代程、朱理学家的诗论中别树一帜,是中国诗学批评史上颇有光彩的一家。
-
北宋画学的“自然”观念及其官方思想背景
-
作者:周博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 画学 宋徽宗 王安石 新学 《老子注》
-
描述:中受到重视却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本文认为,首先画学就是在王安石思想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而当时的官方哲学——王安石的新学对于道家的重视与宋徽宗个人对于道家的推崇则构成了“自然”再次受到重视的理论背景
-
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骆宾王《在狱咏蝉》解读
-
作者:郭明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骆宾王 人格化 咏蝉 契合 自然 美德 胡应麟 唐高宗 意象 咏物
-
描述: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任侍御史,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后曌怒,诬以法,逮系狱中(胡应麟《补唐书骆侍御传》)。在囚禁骆宾王的狱所墙垣外,有几株苍老的古槐,夕阳照着扶疏而低垂的枝叶,树上有蝉鸣叫,鸣声清幽凄切,听起来与以往大不相同。诗人闻蝉鸣,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
自然的馈赠
-
作者:陈江飞 来源:新读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馈赠 才子佳人 晏几道 优美 人心
-
描述:初读小山(小山:晏几道)词,自然是被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优美意境所俘获,所吸引。清词丽句,才子佳人,一字一句如甘醇的美酒,让人心生感动,不觉已痴醉。然后,读得愈多,感悟愈深,便愈觉出另一种味道来。
-
新春佳节 话春联
-
作者:李让 来源: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春佳节 春联 《元日》 王安石 景象 情趣
-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描写了北宋时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欢乐热闹景象,给春节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情趣。
-
留住"乡愁"
-
作者:田晓剑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愁 公共活动 王安石 “空” 景象 诗人
-
描述:.不讲规划、布局,老的村子一点点变“空”.离开了人的老建筑也在成片地衰败。
-
浅谈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及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
作者:蔡菊平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自然 自然 《牡丹亭》 《牡丹亭》 原生态审美 原生态审美
-
描述:汤显祖的诗歌,戏文和自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他的文艺思想存在生态审美的因子。本文即从生态审美的角度考察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并分析其对《牡丹亭》创作的表现。《牡丹亭》很好的体现了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
-
岁首节气景象:春雨惊春清谷天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节气并不等于节日。虽然它们在全年生活当中都算个节点,但节日是用来庆祝和纪念的,而节气则是用来标识和照做的。当然也有赶巧到一块儿的,如岁首里的清明;也有被形容成的,如岁尾里的冬至,说是“冬至大如年”。可实际上,它们早先就是个节气。
节气就是指一年四季中各个时节和气候状况的,成为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
-
于平淡中见深度,于景象中见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
作者:乐群 来源:中学语文(初中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于平淡中见深度,于景象中见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
曾巩文学创作观念初探
-
作者:朱东根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文学创作观 自然 繁简详略 文材
-
描述:后天的学习培养。作家应当增加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同时悉心揣摩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