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3212)
期刊文章
(1322)
学位论文
(64)
会议论文
(45)
图书
(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570)
地方文献
(56)
地方风物
(19)
红色文化
(14)
才乡教育
(14)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4)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
(681)
2013
(249)
2012
(239)
2011
(357)
2010
(1050)
2009
(512)
2008
(385)
2002
(23)
1992
(27)
1987
(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11)
商丘日报
(19)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4)
工人日报
(2)
梅州日报
(2)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
(1)
老人报
(1)
教育文化论坛
(1)
桂海春秋
(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正义》
王
反思与启迪
主体
百姓日用
《诗经》
二重性
儿童教育思想
义理
编年
蒙学思想
辞学指南
辑佚
史学家
先导作用
图书编撰
公安派
太极
地方经济发展
唐宋七子
“道通为一”
《牡丹亭》
研究
考据
金陵王学
《困学纪闻》
历史的变动
唯物论
困学纪闻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王学统】搜索到相关结果
4570
条
《周礼正义》
王
、陈点校本句读辨正
作者:
朱婧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王
陈点校本
标点
描述:
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
王
文锦、陈玉霞《周礼正义》的点校本,继承了以往各个版本的长处,将其文字、断句的错误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但是仍有不足之处,本文仅就《周礼正义》的第一册第三、四卷进行校正,指出
孙诒让《周礼正义》
王
、陈点校本误读失校辨正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王
陈点校本
标点
校勘
描述:
晚清孙诒让《周礼正义》自问世以来,受到学界瞩目。但现在的四种版本讹误在所难免。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了
王
文锦、陈玉霞点校本,它参考了乙巳本和楚本,择其众本之长,将其文字的讹误减少到最低限度,标点亦精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作者:
学
志
来源:
桂海春秋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吴宏聪:仁厚师长
学
统
薪传
作者:
刘奕宏
涂永平
黄麟胜
汤汤
来源:
梅州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吴宏聪:仁厚师长
学
统
薪传
吴宏聪:
学
统
薪传,余泽流芳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人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图书馆一隅,两排书架上摆满近8000册古今书籍,它们都曾是中大著名教授吴宏聪先生的藏书,10个月前被捐赠至此。而今旧主已再不能赶来探望,抚摸那熟悉的书脊了——8月17日上午10时10分,吴宏聪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3岁。 终身育人,年长仍散余热 吴先生上世纪40年代大学毕业便走
吴宏蔚到帮扶联系点慰问困难群众
作者:
王
飞
来源:
商丘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1月30日,市政协主席吴宏蔚,副主席朱明伦、郝萍、魏昭炜、孟玮一行来到市政协“扶弱培强”帮扶联系点柘城县老王集乡东街村,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员,并到该村困难群众家中进行慰问,为他们送去了党的关怀和新春的温暖。 吴宏蔚一行首先来到老王集乡东街村村委看望慰问了驻村工作队员,询问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及存
【民生视点】健康指数应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使普通民众有
作者:
王
瑜
来源:
工人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民生视点】健康指数应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使普通民众有
少年儿童图书馆应是开发婴幼儿智力的重要阵地
作者:
王
晔
来源: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少年儿童图书馆应是开发婴幼儿智力的重要阵地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到我区调研
作者:
张其鹏
王
鹏
来源:
睢阳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2月16日,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为副组长的中国工程院“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一行莅商实地调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兼“城市化道路的回顾与质量评析”课题组长周干峙,中国工程院院士
论
王
学
的思想方法
作者:
张家成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朱熹理学
思想方法
致良知
思想影响
主体
理学家
致知
涵义
陆九渊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分析,从致知功夫、知行关系及认识的发展过程三方面阐述王阳明是如何在思想方法上做“兼综朱陆”的工夫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