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的以入词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描述:王安石现存的词作不多,但绝大多数都与佛有关.本文旨在分析王安石词作中的禅意和佛理,并进一步探讨王安石以入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王安石与
作者:林成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维  王维  诗偈  诗偈  咏史诗  咏史诗  佛经寓言  佛经寓言 
描述:精神支柱。同时,本文将唐宋阶段中国两位重要的文学人物王维与王安石作一比较,说明王安石的入迥异于一般的士大夫,体现了平民化的色彩;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侍偈、咏史诗和包含佛经寓言的诗歌,说明
《牡丹亭》和明代风潮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思想  牡丹亭  宗教  浮屠  汤显祖    信仰  艺术态度  自性 
描述:术造诣以及作者创作该剧的哲学依循、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不少论者虽也看到佛对于汤氏其他剧作的影响,但佛对《牡丹亭》的浸润,尤其是明中叶掀起的那场“”风潮,对于这部名作
之于汤显祖的“有情世界”
作者:王树海 柳旭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描述:的一种借助,抑或是精神困扰的一种排遣。在有明一代文学的田园中,汤显祖是一方生机勃发的芳草地,几度得到佛的浸溉滋润。
晚明风潮与汤显祖的“情至”理念
作者:柳旭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时期  汤显祖    风潮  居士佛教  阳明心学  文学思潮  兴盛 
描述:明季,佛教丛林出现了“混融三教”的局面,居士佛教亦极为兴盛,以“良知”为本体的阳明心学应时而生,并于晚明时期发生流变,衍生出“似儒非儒、似”的“”风潮。在此狂风韵的浸润下,汤显祖的“情
纵横任我 生意活泼——罗汝芳对“”的整合与改造
作者:童伟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范畴    罗汝芳  泰州学派 
描述:泰州学派被称为“”。罗汝芳对“”的整合与改造是重要的环节。他主张纵横任我,生意活泼,将活泼泼的生命存在的冲动置于审美心意结构的核心,由审美本体、审美工夫、审美体验三方面构成。罗汝芳融合周易
”析
作者:万仕同  来源:前线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对稳定性  历史现象  不同对象  不同意见  改革者  王安石  改革分配制度  语言  发展  领导 
描述:语言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本来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但由于不同对象的“妙用”,同一个词的含义又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原意主要是狂妄,可有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引申”、“发展”之。你勤于思考,敢于提不
夫》小记
作者:鲁元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集传》  毛传  酉阳杂俎  《周官》  小序  郑笺  意中人  熊皮 
描述:夫》小记
释“夫”
作者:国光红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官》  《说文》  《诗集传》  语气词  小序  毛传  历史人物  有顾忌 
描述:释“夫”
是“樯?”不应是“虏”或“强虏”
作者:唐圭璋 金勤昌  来源:语文教学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是“樯?”不应是“虏”或“强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