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8)
报纸(87)
会议论文(8)
学位论文(7)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5)
宗教集要 (25)
地方文献 (16)
非遗保护 (9)
地方风物 (9)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45)
2013(15)
2011(31)
2010(22)
2009(19)
2007(7)
2001(10)
2000(5)
1993(6)
1986(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
法音(7)
抚州师专学报(2)
岁月(1)
武汉文史资料(1)
初中生写作(1)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1)
孔子研究(1)
教育艺术(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立善于天下”:王安石伦理思想探析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伦理  伦理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礼”“”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风雪真如禅寺
作者:关耳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如  云居山  明月湖  南海观音  佛教禅宗  王安石  苍劲有力  鹅毛大雪  灿烂夺目  银装素裹 
描述:风雪真如禅寺
李觏的礼法观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一本于礼  一本于礼  一致于  一致于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礼"、"一致于"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李觏礼论研究
作者:李国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性情论  功利主义   
描述:;在礼的内涵上,他认为礼是施政、立教、治国、安民、修已的根据和标准,礼,是仁、义、智、信之本,礼将仁、义、智、信、乐、刑、政七者统于一体;在礼的具体要求方面,他认为礼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济、政治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礼的制约,只有合乎礼的要求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式,才是开明的政治。在他丰富的礼内容里不仅包括了仁、义、智、信各种德性,还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的各种规范,并对仁、义、智、信、乐、刑、政与礼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不仅坚持了要依礼行事、依礼行政,而且一反传统提出了“礼下庶人”、“人非利不生”等观点;不仅对当政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也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希望通过对李觏的礼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的礼思想,并从中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出...
南方的和北方的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方的和北方的  散文  王英琦  文学 
描述:南方的,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北方的,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南方的,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北方的,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南方的,使人想起洞萧牧歌
·读·赏
作者:黄松海  来源:初中生写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听·读·赏  黄松海 
描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听的佳句,《雨中登泰山》是赏的精品,《说》是赞的壮丽诗篇。只要你走进的世界,那充满诗意的章节、灵动跳跃的风姿、情韵悠长的意境,定会让你凝神细品,遐想万千。请你
宋朝的
作者:邸长鹏  来源:岁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宋太祖  天空  中央政权  宋代  文明  历史上  王安石  治国  气质 
描述:宋朝的天空,好像从来就没有晴朗过。它缺乏秦的强悍,也没有唐的磊落。它仿佛一直委屈着,忍辱负重。谈到宋朝的气质,总会让人想起一个书生的背影:
人生何处不可休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应是催诗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应是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