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作真时真亦假:论《南柯记》的梦幻与现实
-
作者:刘琳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南柯记》 《南柯记》 梦幻 梦幻 现实 现实
-
描述: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南柯记》虽然并不像他的《牡丹亭》那样得到众口一词的好评,但其在写梦方面,梦境与现实处理的微妙自然,真真假假,显示了高度成熟的技巧与复杂的思想.成就斐然,并不输于《牡丹亭》。
-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梦幻”
-
作者:姚跃龙 来源:艺海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汤显祖 莎士比亚 东西 人物内心 戏剧 鬼魂 舞台形象 剧情 艺术
-
描述:戏剧是一种以创造完整的舞台形象为目的的综合性艺术。它受到舞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尊重这种限制的同时,打破这种限制掌握舞台时空辩证规律,便是剧作家们进行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处在地球东西两端,而又生在同一时代的两位文化巨匠莎士比亚(1564—
-
汤显祖临川四梦与莎士比亚传奇剧之梦幻描写的比较研究
-
作者:潘智丹 来源: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莎士比亚 传奇剧 梦幻
-
描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传奇剧都以"传奇"为名,其中都包含不可或缺的梦幻描写。针对这一现象,对二者的梦幻描写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从艺术构思的层次上挖掘这一艺术特色的成因,旨在探究形成这一巧合
-
“金牌意识”不应是官员目标
-
作者:魏纪中 来源:中国体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员 官员 意识 意识 金牌 金牌 全运会 全运会 体育发展 体育发展 媒体 媒体
-
描述:山东全运会胜利闭幕,然而在全运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全运会还该不该要,全运会究竟对中国的体育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的问题又在某些媒体上讨论起来,有媒体的朋友要我发表看法。
-
汤显祖戏曲讽世意识的成因探析
-
作者:黄三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集 讽世 戏曲创作 临川四梦 讽刺 意识 人性 思想基础 社会现实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戏曲蕴含强烈的讽世意识,"临川四梦"都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热嘲冷讽"[1],其讽刺的内容丰富,讽刺指向官场、时政、理学礼教及人性人情。"四梦"贯穿了讽世意识,且其讽刺力度
-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
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以《牡丹亭》、《井筒》为视点
-
作者:翁敏华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日两国 井筒 汤显祖 杜丽娘 “梦” 民俗文化 中国戏曲 “临川四梦” 《日本书纪》
-
描述: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以《牡丹亭》、《井筒》为视点
-
戏剧中的梦幻
-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 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
描述:究和跨文明研究的方法,从梦的角度试图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首先探讨两位大师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然后从“善情”、“恶情”、宗教和戏剧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梦在汤剧和莎剧中的作用。
汤显祖(1550-1616)生活在明朝晚期,身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莎士比亚(1564-1616)历经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斯一世时期。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方面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文主义的崛起对传统势力形成了挑战。在晚明时期的中国,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把人们的思想从程朱理学中解放出来,引发了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和博爱主义思潮。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洗礼下,重新审视和评价中世纪的传统,逐渐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梦者,在各自的国度试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走过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却都成了不朽的戏剧家。
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汤显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试图在政治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刚正不阿,与日益腐败的社会格格不入,最后退出官场,回到家乡江西临川,专心从事诗文戏剧创作。而莎士比亚主要是一位戏剧家,在伦敦的戏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与汤显祖的政治活动相比,莎士比亚几乎与政治无涉。汤显祖满怀“治国平天下”的踌躇之志,梦碎之后在诗文和戏曲中宣泄愤懑;相比之下,莎士比亚英国的舞台上却左右逢源,名利双收。尽管境遇不同,两位天才仍有不少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戏剧作品都穿越时空,为一代又一代的人所欣赏。同时代的评论家已感受到了他们作品的不朽魅力。吕天成在《曲品》中称汤显祖“懒作一代之词匠,竟成千秋之诗豪”。本·琼森认为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
-
梦幻?夏夜――王英作品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组联部副主任。北京的仲夏夜富有魅力,王英正是用手中的画笔对其进行着梦幻的捕捉。尚辉认为,此次展览展现的
-
人生如梦:戏曲与梦幻的勾连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我国古代 明代戏曲 社会人生 戏曲创作 戏剧文学 牡丹亭 剧作家 功名利禄 人生观
-
描述:远都是善于写梦的大手笔。在戏曲批评史上,不少理论家以梦释戏,对戏曲创作的心理过程和戏曲迷离惝恍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理论概括。汤显祖在《复甘义麓》中说:戏曲创作的心理过程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代戏曲批评家谢肇浙在《五杂俎》中提出了“戏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