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洲心学的区别
作者:蔡方鹿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心论  陆九渊  心学  区别 
描述: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洲心学的区别
论“史”与“志”应有区别
作者:陈光贻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体例  区别  章学诚  连续性  方志学  周礼  王世贞  渊源 
描述:掌邦国四方之志”。梁启
朱陆经学之别
作者:蔡方鹿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经学  区别 
描述:朱熹、陆九渊在治经学上存在着基本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朱熹遍注群经,陆九渊则轻视经典;在易学之太极说、阴阳说方面,在<古文尚书>"十六字心传"方面,朱陆双方均存在着差异.朱陆经学之别,正是其理学思想
“邦”和“国”的联系与区别
作者:李艳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系与区别  成语  会意字  安定  和分量  周礼  词语  国家  诸侯  字形 
描述:所管理的地方就叫"国"。从字形看,"国"是个会意字,起初就有"王都""首都"的意思。由此可见,早先在地域和分量上"邦"要大于"国"。像词语"邦客""邦家""邦
陆九渊哲学和贝克莱哲学的区别
作者:董根洪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九渊哲学和贝克莱哲学的区别
试论朱熹与陆九渊心性论的区别
作者:李延仓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嘉  陆九渊  心性论 
描述:朱嘉和陆九渊作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心性的体认和把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二者心性论的相通之处共同反映了理学思潮的特征,但二者的心性论也有区别。本文从心、性以及心性关系等方面详细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渊心学的区别
作者:秦方鹿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渊心学的区别
论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区别和差异
作者:李天雨  来源:西江月(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两座高峰——陆九渊心学和王阳明心学常常被视作一谈,这种等视很容易忽视两者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别。
慎到应是黄老思想家:兼论黄老思想与老子、韩非的区别
作者:江荣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老思想  黄老帛书  黄老之学  道家思想  慎到  韩非  汉书·艺文志  黄老学派  司马谈  司马迁 
描述:治思想史的大家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里,虽将慎到列入“前期法家”的题目下,但又同意说:“慎子的确是《天下篇》所描写的那样的道家的慎子”。吳光在1985年新出的黄老专著《黄老之学通论》也列慎到于“前期道家”;有人说:“从哲学上看,慎子属于道家,从政治思想上看,则为法家的重要
排架分类号与编目分类号相区别应是一个原则
作者:金丰海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分类号  编目  排架  图书馆学教育  中图法  种次号  改号  相区  细分标准  原则 
描述:原来的分类号,这样作虽然对编目有好处,但是整个书架上的区分板都要重新设置;同类图书采用种次号排列的还要重新按类编排种次号,甚至图书上的分类号、书袋卡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