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晏几道的痴情:兼谈林黛玉的痴情
-
作者:高国藩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晏几道 《小山词》 《红楼梦》 林黛玉
-
描述:得灵感于《小山词》,黛玉是曹雪芹部分揉合进晏几道性格的女子。
-
情之所钟 正在此辈--从杜丽娘到林黛玉
-
作者:单世联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林黛玉 爱情 贾宝玉 汤显祖 牡丹亭 柳梦梅 传统社会 至情 悲剧
-
描述: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字.……”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之比较研究
-
作者:梅凌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鸳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王实甫 汤显祖 曹雪芹 语言艺术大师
-
描述:文章就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位女性形象进行了扼要的分析比较,以展示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三位语言艺术大师在塑造崔、杜、林形象时所完成的各自的时代使命。
-
汤显祖与曹雪芹两大诗学范畴考释
-
作者:潘海军 来源: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情论 汤显祖 曹雪芹 杜丽娘 林黛玉
-
描述:了两位作家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思考.汤显祖以“梦”为“情”作铺垫,对生命存在予以本体现照.曹雪芹以“梦”为观相模式,生发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彰显了对存在真理的认知.
-
应是“绿肥红瘦”:绛殊仙草、林黛玉和史湘云关系艺术构思之探讨
-
作者:梁归智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曹雪芹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 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 绛珠 绛珠 黛玉 黛玉 湘云 湘云
-
描述:曹雪芹构思绛珠仙草、林黛玉和史湘云的关系,取意于李清照“应是绿肥红瘦”“却道海棠依旧”的诗句。
-
一曲“锦屏人”的幽怨之歌——《牡丹亭》之《惊梦·皂罗袍》赏析
-
作者:周慧珍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林黛玉 锦屏 红楼梦 赏析 戏曲家 代表作
-
描述:林黛玉曾经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几句昆曲,因而觉得十分感慨缠绵,十分伤心。她听到的,便是《皂罗袍》这支“锦屏人”的幽怨之歌(事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出自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十出
-
宝黛爱情故事应是《红楼梦》的主线
-
作者:黄立新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宝黛爱情 曹雪芹 贾宝玉 主线 故事情节 社会环境 作品 人生道路 林黛玉
-
描述: 前些时候,关于什么是《红楼梦》主线的问题,曾存报刊上展开了讨论。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部分同志认为,主线是宝黛爱情故事。另一部分同志则认为,主题和主线是一个,都
-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邹平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杨贵妃 杜丽娘 林黛玉 爱与死 祝英台 走向死亡 汤显祖 女性形象 柳湘莲
-
描述: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邹平一、情圣一、艺术化人格林黛玉也许是你最喜爱的美女形象,因为她是虚构的。你一定听人说过,倘若真的娶妻,他不会要黛玉,而会要宝钗。你不必真的不信。语言在假设
-
《老树集》序
-
作者:杨向奎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历史地理 郁达夫旧体诗 曹雪芹 庶子 《周礼正义》 杨向奎 《人间词话》 阶级属性
-
描述:《老树集》序杨向奎里干兄的《老村集》内容主要可分三部:一为历史地理,二为人物考证,三为文艺,不属于以上三者的如《罗素和他的中国问题》等文更见其博学,为世人所敬佩。在历史地理方面,他的近作《安乐与孙武生地》一文,考证精切,可成定论。我曾经说,考证古人的...
-
“寻梦”:杜丽娘爱路叙说
-
作者:毛德富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汤显祖 弗洛伊德 寻梦 崔莺莺 《西厢记》 爱情 林黛玉
-
描述:“寻梦”─—杜丽娘爱路叙说毛德富在中国戏曲史上,杜丽娘是继崔莺莺两三百年之后又一成功的光辉形象。这一成功的艺术形象,无疑是戏剧家汤显祖的伟大创造,也是《牡丹亭》的主要成就之一,因而有人竟把《牡丹亭》称作一曲“杜丽娘颂歌” ̄①,或叫杜丽娘为情而生,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