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本寂与本:论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印度渊源
作者:杨维中  来源:普门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本寂与本:论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印度渊源
本寂与曹洞宗的最后形成
作者:周世泉 吴小龙 郭清照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寂  本寂  曹洞宗  曹洞宗  最后形成  最后形成 
描述:较之良价时代,曹洞禅学的内容确乎更加丰富,体系确乎更加完整,结构确乎更加精致,表述确乎更加充分。如果说,良价为我们搭起了曹洞宗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曹洞宗的初始形态,那么,到了本寂手上,完整意义上的曹洞
理学与中国佛教
作者:童辰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佛教  《朱子语类》  陆九渊  理学家  朱熹  华严宗  佛学  周敦颐  唯心主义  思辨方式 
描述:理学与中国佛教童辰宋明时期兴起并盛极一时的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独具特色和风格的哲学思维形态,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封建统治者作为新兴的儒学而奉为官方哲学,时间长达数百年,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代
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论思想分析
作者:龚隽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寂    一元论  起信论 
描述:起信論》思想問題的方式來對此問題進行論述,或許這樣更可以讓不同語言寫作的學者進行對話。
试论李觏诗歌理论的渊源
作者:乔素英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理论  诗歌理论  渊源  渊源 
描述:李觏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同时他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也不可忽视。他的诗歌理论深受唐代的韩愈、皮日休、陆龟蒙,还有宋代范仲淹的影响。
试论曾巩诗歌的渊源
作者:陈斐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研究  宋代文学研究  曾巩  曾巩  诗歌  诗歌  渊源  渊源 
描述:曾巩诗歌主要渊源于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平实清健的风格,是北宋诗坛上不可漠视的存在。
杨简思想渊源探析
作者:刘玉敏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简  浙东心学  渊源  张九成  陆九渊 
描述:东心学与江西心学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本寂禅师与穿越千年的“走江湖”渊源
作者:暂无 来源:湄洲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 吴伟锋 实习生 曾琳琳 文/图 图为黄冈祠堂内墙壁上悬挂本寂诗偈。 图为涵江黄冈祠堂前建有本寂和其兄妙应的2座石塔。 5月上旬,我市党政代表团赴赣学习考察,有一位古代莆田人被频频提及
论《天朝田亩制度》的渊源
作者:杨玉生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度》  《周礼》  洪秀全  《天朝田亩制度》  井田制  渊源  孟子  “两”  西周社会  农民起义 
描述:》产生的渊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也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对我们很有帮助.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稿》一书
秦汉三公制度渊源
作者:卜宪群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公制  《周礼》  御史大夫  《左传》  秦汉  儒家学说  西汉后期  太尉  丞相  渊源 
描述:秦汉三公制度渊源论卜宪群秦汉以降的三公制是较为明确的,但秦汉及以上的三公制度却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班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把太师、太傅、太保,或司徒、司马、司空视为三公。班固的说法与汉儒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