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
报纸(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
地方文献 (4)
按年份分组
2013(2)
2008(1)
2006(1)
2005(1)
2004(1)
2003(1)
2001(1)
1997(2)
1996(1)
1988(1)
按来源分组
山西老年(1)
抚州师专学报(1)
江苏绿化(1)
旅游世界(旅友)(1)
上海鲁迅研究(1)
学问(1)
农村大众(1)
大自然(1)
森林与人类(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
海棠之类
作者:杨义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棠  苏东坡  《梅花》  杜诗  王安石  歌妓  杜甫  交往 
描述:虽好不题诗。”意思是说,并不是说李宜没有海棠那么娇美动人,但是杜甫还没有给美丽的海棠写诗呢![第一段]
158个木瓜
作者:吴道南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瓜  黄酮类  海南岛  亚热带地区  蔷薇科植物  政府大院  柠檬酸  吴道南  维生素  海口市 
描述:158个木瓜吴道南木瓜,又名铁脚梨,属蔷薇科植物,高2~3米,分布在华南、华东及西南各地,尤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海南岛各地均有大面积栽培。果实每年9~10月成熟。青色未成熟之果,可作为蔬菜
海棠
作者:陈纪周  来源:大自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棠花  人大常委会  泉城路  济南市  宋代诗人  曾巩  知州  幼树  萌生  季节 
描述: 在济南市泉城路省人大常委会办公院西小院内有一株古海棠,相传为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所植。现在长出的枝干是在原腐朽的老墩上萌生的。当年那些树干径约有35厘米,现树旁簇拥着干径2~15厘米不等的幼树,构
王相来:百亩木瓜结“金果”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大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站在蒙阴县桃墟石家水营村放眼四望,村边路旁、山坡地,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木瓜树。退休职工王相来种植的100多亩无公害木瓜正在茁壮成长,他还成立了自己的“蒙山木瓜协会”。经过包装都卖到了城市的超市里
也谈杜甫不留海棠
作者:耿铁华  来源:学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棠花  杜甫诗  苏轼  王安石  品种区  杨万里  元好问  意象  娘家  西川 
描述:文字;中下卷录唐末诸家题咏海棠诗作多种,亦不见子美之篇什。"渊材有恨,子美无诗"(《词林典腋》)已成为杜甫不咏海棠之典。
海棠无香”说漫谈
作者:刘玉凯  来源: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棠花  鲁迅研究  小说家  中篇小说  不同意  天然  正视人生  王安石  历史家  杜甫 
描述:补天然之缺陷。"这里引用的是杨振声的话。接下来是:"他要使海棠有香,鲫鱼少刺。
海棠俏丽着新装 杜甫无诗话短长
作者:陈恭悦  来源:江苏绿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贴梗海棠  杜甫  海棠  西府海棠  垂丝海棠  木瓜海棠  王安石  苹果属植物  宋代理学家  金丝桃科 
描述:海棠俏丽着新装杜甫无诗话短长陈恭悦海棠开在仲春,超凡脱俗,做视群芳。唐代诗人贸耽(730一850)把它称为“花中神仙”,连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老师刘子(1101一1147)也写下“出姿淑态弄春晴,梅借
應是綠肥紅瘦
作者:吳昊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界  生活中  易安  海棠  矛盾  肥肉  炒菜  道理  大小  九十年代 
描述:教帯扒逡簧?恐怕就不成其為世界了。記得小時候,和爺爺上肉鋪割(買)肉,爺爺總是告訴店裏那位師傅:“割一刀肥瘦”。爺爺說,有肥有瘦的肉才好吃。炒菜的時候,肥肉
新世纪的第一春
作者:李隆汉  来源:人事与人才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世纪  世纪行  地球村  风景线  画意  鸟雀  新绿  黄鹤  海棠  心血 
描述:新世纪的第一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作者:李雄安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绿肥  影响深远  婉约词  词学理论  海棠  婉约派  语言艺术  代表作  语言美 
描述:》咏海棠,就是她实践自己的词学理论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