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戏曲作家新考
-
作者:张增元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历 戏曲 十三年 三十年 十七年 汤显祖 作家 江苏 明末 南京
-
描述:明末戏曲作家史料传世者甚少,又散见群书。本文搜集清代文献中的有关资料,并借鉴今人研究成果,对郑之文、孙枘、张萱、林章、梅鼎祚、余翘、邱园、沈自吕、魏浣初等戏曲家的事迹进行排比综理,勾画出诸家生平
-
明末文人心目中的汤显祖的人物形象
-
作者:田仲一成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明末 明末 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 世界观 世界观 记录 记录 人生 人生 明代末期 明代末期 邯郸 邯郸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肆)假托汤显祖的名义对文学作品加以批评的批语之中,他们把他看作是怎么样的人;3.明末文人之中,流行着把人生看作戏剧的想法,在这样的悲观性世界观之下,汤显祖的作品被置于什么地位。
-
一弯冷月葬诗魂——明末福建女诗人景翩翩小考
-
作者:冯敏飞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诗人 福建 小考 明末 诗魂
-
描述:福建建宁出过一个女诗人景翩翩。可是,旧版和新版的《建宁县志》等史料都说景翩翩的字为“三妹”,我看了忍不住又要生气。因为它们把“三昧”误为“三妹”,就像有人把“上清溪”写成“上青溪”一样。
-
明末文学理论家艾南英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前后七子 唐宋派 汤显祖 桐城派 四大家 明末 陈子龙 八股文 唐顺之
-
描述:明朝万历年间,江西抚州出了一批声贯海内的文学家,汤显祖、邱兆麟、帅机、祝徽为"前四大家",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为"后四大家"。后四家同出汤显祖门下,饱读诗文,博览经史,虽然官场上不
-
明末淫风与文学浊流
-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朝末年 剧作家 汤显祖 屠隆 社会风气 《金瓶梅》 写作风格 思想感情
-
描述:明末淫风与文学浊流
-
明末《牡丹亭》评点改编本研究
-
作者:郑晓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评点本 改编本
-
描述:手法,塑造出更为丰满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出更为深刻的思想主题;此外,在场面...
-
《李师师外传》应是明末作品
-
作者:薛洪勣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徽宗 东京 相似之处 咸丰 五国城 藏书家 治所 作品 称谓语 文殊
-
描述:气,一望而知为明季人妄作”。但今人在采录或
-
“张艾之争”与明末文学演变
-
作者:钟西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艾之争” 张采 艾南英 复社 豫章社 文学演变
-
描述:关系,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翔实的梳理和考辨。在详细考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张艾之争”:论争在复社一方的主角不是陈子龙而是“二张”,尤其是张采,宗秦汉还是宗唐宋的定位是对论争性质的曲解。“张艾之争”与复社的酝酿、诞生、崛起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张、艾论争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微澜初起:应社催生论争局面;其二,并驾齐驱:广应社冲击豫章势力;其三,尘埃落定:复社终结“张艾之争”。张、艾在思想理路上存在着巨大分歧:为学之旨上,张采朱王并尊,艾氏独尊程朱;治经之路上,张采融会汉宋,艾氏墨守宋儒。这是论争根源所在,体现了明清易代之际文社领袖在求解与探索为学和治经思路上的混乱与不统一。张、艾在尊经复古理念、崇尚古文经典等方面存在共识,然...
-
明末名医龚居中医籍考
-
作者:徐春娟 裴丽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盱江医学 江西 龚居中 明代医家
-
描述:版本、馆藏情况作了考证。
-
叶宪祖和他的剧作
-
作者:郑闰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戏曲家 东林党人 鱼玄机 汤显祖 阉党 民主思想 明末 魏忠贤 杂剧
-
描述:在明末戏曲家中,叶宪祖的名望、才学都很高。著名戏曲家吴炳曾虚心地请叶宪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批评意见。另一戏曲家袁晋(于令)则是叶宪祖的弟子。叶宪祖在明末剧坛上可谓是“一代搴旗手”,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