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晏殊词的意境
-
作者:姜永宾 来源:学周刊A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意境 理性 隐忍
-
描述: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以意境为切入点,来探讨晏殊词中的理性意识和行为,以及蕴籍隐忍的风格特征.
-
两首“题乌江”,意境各不同
-
作者:孙彦君 来源: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江自刎 意境 历史事件 王安石
-
描述:唐代的杜牧和宋代的王安石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都以诗的形式发表议论。先看诗:
-
两首“题乌江”意境各不同
-
作者:孙书红 来源:青春岁月(学术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江自刎 意境 历史事件 王安石
-
描述:唐代的杜牧和宋代的王安石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都以诗的形式发表了议论。先看诗
-
包恢诗论之意境论浅探
-
作者:郭瑞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境 张力 超越性
-
描述:包恢继承了唐宋意境论中关于意境的张力与超越性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突出了意境浑然一体的特点。第二,以"汪洋澹泊"为意境的特点,把意境归纳为犹如"造化之未发"与犹如"造化之已发
-
“黄鹤归兮舞翩翩”创作意境
-
作者:樊炳坚 来源:广东园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作意 插花艺术 插花作品 琴叶榕 器皿 截芽 完美的构图 饰物 意境
-
描述:实与想象于一体,是插花艺术的升华。作者根据插花需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选择适当的器皿、花材、饰物来创作,着重在造型、线条、色彩上渲染,以求达到完美的构图,使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根据其艺术创作而命题及简要说明,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意境开拓 讽古喻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
-
作者:游红梅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香》 王安石 意境 赏析 金陵怀古 画图
-
描述:意境开拓 讽古喻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
-
论意境的开拓与创新:传统诗词与新诗的一种内在联系
-
作者:熊笃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诗词 开拓与创新 意境 “境生于象外” 新诗 象外之象 开拓深化 虚实相生 审美距离 王安石
-
描述:论意境的开拓与创新:传统诗词与新诗的一种内在联系
-
以阔大苍莽的意境,烘托哀婉凄美的情思——晏殊《蝶恋花·槛菊
-
作者:王力坚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意境 意象 踏莎行 王国维 景中寓情 凄美 离别苦 《人间词话》 《离骚》
-
描述: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 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 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 阔知何处!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十四岁时以神童被荐入朝,赐进士出身,此后仕途顺达,历
-
王安石《秃山》诗新解
-
作者:王劲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秃山诗 意境
-
描述:《秃山》是王安石诗作中立意、表现手法奇特的一首。关于它的写作时间历代注家均忽略 ,关于它的主题思想以往学者亦认为是一首寓言体的政治讽刺诗。笔者的考辨认为 ,此诗为王安石做鄞县知县时所作 ,是一首写实的“生态诗”——表现了古人对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
长箫一支同心曲梦里清辉各自明——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梦”
-
作者:吕菲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 意境
-
描述: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他们共同对“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创作,他们的意境构成和艺术风格方面的相异性反映出他们对人生与社会历史不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