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交融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景交融 王安石 山水
-
描述:【真题再现】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
情景交融的佳作
-
作者:黄鑫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破阵子》 情景交融
-
描述:情景交融,是诗词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对《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可以体会大晏词借助这种手段创造出温润秀洁、含蓄蕴藉的风貌与幽深绵渺、浑成雍容的艺术意境,更好地品味《珠玉词》的艺术魅力。
-
情景交融的佳作:晏殊《破阵子》赏析
-
作者:黄鑫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破阵子》 情景交融
-
描述:情景交融,是诗词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对《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可以体会大晏词借助这种手段创造出温润秀洁、含蓄蕴藉的风貌与幽深绵渺、浑成雍容的艺术意境,更好地品味《珠玉词》的艺术魅力。
-
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
作者:任中杰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景交融 诗歌创作 诗歌意境 情与景 胡应麟 杜甫 精神 思想感情 融合 刘熙载
-
描述:。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情景交融,寄慨遥深:杜牧《泊秦淮》赏论
-
作者:杨绍玲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牧 秦淮河 胡应麟 酒家 亡国 唐诗 唐绝句 七言绝句 唐人 情景交融
-
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正如胡应麟所云:(五七言绝句)至唐诸子,一变而律吕铿锵,句格稳顺。语半于近体,
-
《小山集》的离别相思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内心活动 情景交融 《小山集》
-
描述:离别相思作为《小山集》词作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晏几道多愁善感性格的展现和对自己境遇的真实抒写,集中体现了小山词的重要特点——真即感情真挚。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晏几道是怎样尽情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的。
-
悉倚栏令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北宋词人 小山词 愁倚栏令 情景交融 恩妇词 写景词
-
描述:悉倚栏令
-
丑奴儿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北宋词人 小山洞 丑奴儿 歌女生涯 闺怨 情景交融
-
描述:丑奴儿
-
借游言志,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
作者:王茂恒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山水游记 感情色彩 尚情 石钟山 人生哲理 王安石变法 情景交融 六朝时期 苏轼
-
描述:如果说魏晋六朝时期的山水游记还仅仅是模山范水,那么到了尚情的唐代,便在游记中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与唐人尚情相比,宋人更尚理。正如宋诗出现过议论化的倾向一样,宋人也利用游记
-
写作视野下的因袭与点化
-
作者:张兴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李清照 唐诗三百首 晏几道 升堂入室 情景交融 落花 毛泽东同志 名句 雨燕
-
描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或曰"不会吟诗也会偷"。所谓"会吟"、"会偷",即善于因袭点化,推陈出新。因袭是古人用功入门的捷径,点化是大方升堂入室的秘诀,历代文豪莫不经由此道而成名成家。"秋风起兮白云飞","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