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妙的引用
-
作者:刘一辉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语 成语 原型 格言 引用 刘绍棠 左倾 中风 改动 分子
-
描述:引语,对方才能判断出它的原型。由于改动便给了
-
剖析“四人帮”引用的两首古诗
-
作者:郁堪 来源:文物 年份:197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人帮 太平天国 王安石 反革命 地震 洪秀全 引用 修正主义 毛主席 姚文元
-
描述:原来讲的是鬼道。"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引用北宋王安石的《元日》
-
需要一本《引用语词典》
-
作者:吕叔湘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用语 成语词典 二十年 刘禹锡 名句 报刊文章 归来 晏殊 出处 索引
-
描述:约莫二十年以前,有一天报上有一篇文章引用了晏殊的两句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那天到一个地方去有事,就先后被三位同志拦住问是谁的诗句。在这之前或之后,另一篇文章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
引用的一个误区
-
作者:胡卓学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人物 文艺作品 欧阳修 学习策略 历史事实 《警世通言》 苏轼 观察能力 经典著作
-
描述:引用的一个误区
-
治学的“三种境界”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种境界 王国维 治学 人间词话 宋词 晏殊 引用 句子 词句 柳永
-
描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治学有“三种境界”。就此他引用三首宋词里的句子来说明。其一是晏殊《蝶恋花》里的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是柳永《风栖
-
春天来了
-
作者:毛国锋 来源:今日小学生(A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作家 结合起来 春风 比喻手法 引用 王安石 写作欲望 朱自清 作者 古今文
-
描述:春天来了
-
小资料
-
作者:卞慧 来源:诗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诗歌 诗经 周礼 事件 引用 叙述 大师 河南 最早
-
描述:(一) 赋、比、兴是我国诗歌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最早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师》篇,《诗经》的《大序》引用了。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叙述事件,直接说出。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
-
南京大报恩寺塔的“唐僧”应是康僧会
-
作者:官大梁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报恩寺 唐僧 郑和下西洋 中华书局本 王士性 南京 舍利 资料汇编 引用 上册
-
描述:人康僧会,而不是唐僧,两者时间相距甚远。道宣《释迦方志》卷下《通志篇第六》:“《吴书》曰:赤乌四年(241年),有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者,行妖道也。初达吴地,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孙)权曰:‘若得舍利,当为起塔。’经三七日,遂获舍利,五色曜天,剖之逾坚,烧之不然,光明出火,作大莲花,照曜宫殿。吴主叹异,信心乃发,为造建初寺,度
-
从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看“用典”
-
作者:陶善才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放思想 总理 忧患意识 领导干部 记者 人格魅力 感召力 引用 爱民情怀 王安石
-
描述:2008年3月18日上午全国两会结束后,笔者认真聆听了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不仅为总理非凡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也为总理深厚的文史修养所折服。总理引经据典,字字珠玑,其强烈的忧患意识、深沉的爱民情怀,感人至深。尤其是总理在答记者问中多次用典,对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讲话的感召力、提高协调
-
温总理妙语中的历史
-
作者:徐德厚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理 记者招待会 抓住机遇 引用 历史 皖南事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的 王安石 选择题
-
描述:,生动精辟,恰到好处,表达了总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和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