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1)
报纸(169)
学位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6)
地方文献 (37)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0)
2013(27)
2011(37)
2010(35)
2009(23)
2008(21)
1999(1)
1997(5)
1995(5)
1978(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2)
现代快报(2)
崇文书局(1)
神州民俗(1)
农家致富(1)
诗刊(1)
中学语文教学(1)
兰台世界(1)
中国保健杂志(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古人的凿冰藏冰和用冰
作者:杨子朗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冰块  冰藏  冷藏  凌人  纳于凌阴  必要时使用  《周礼  降温防暑  深山穷谷  工作程序 
描述:古人的凿冰藏冰和用冰杨子朗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土办法冷藏食用品或降温防暑,那就是在隆冬严寒的时候凿取冰块存藏起来,以备日后及必要时使用。据记载所知,周族先民已懂得凿冰藏冰之法。描述周族先民
冷饮趣话
作者:张毅  来源:中国保健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冷饮品  蛋卷冰淇淋  春秋时代  考证  冰水  贮藏  饮料  周代  周礼  冰块 
描述:冷饮究竟起源于什么时代?各种说法不一样。据考证,如果说"喝冰水"算是最早冷饮的话,早在我国春秋时代就已有贮藏天然冰块至夏天饮用的作法了,《周礼》一书中甚至还记载有类似酸梅汤的饮料。周代设置"凌人"官
周代藏冰及用冰制度考
作者:张秀传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人  周代  古代先民  冰块  制度  认知程度  利用能力  周礼  祭祀  收藏 
描述:中国进入商朝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古代先民对气候和季节认知程度的提高,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界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从商代有限的资料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秋贮冬藏的规律,
资料
作者:卞慧  来源:诗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诗歌  诗经  周礼  事件  引用  叙述  大师  河南  最早 
描述:(一) 赋、比、兴是我国诗歌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最早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师》篇,《诗经》的《大序》引用了。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叙述事件,直接说出。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
迷题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致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作诗  诗说  正直  读者  聪明  答案  页脚  本期  筷子 
描述:王安石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同眠同起,亲朋聚会,谁见谁喜。"王安石又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为人正直,贪谗一生,利不归己。"王安石复又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终身孤凄,走遍天涯,无有妻室。"王安石三首诗说的都是同一物,聪明的读者,你能猜中吗?(答案就在本期页脚中)
黄鹤楼
作者:李西亭  来源:崇文书局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黄鹤楼  简介 
描述:黄鹤楼
“小雨点”“黄鹤”获奖
作者:崔逾瑜 石小利  来源:湖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小雨点”“黄鹤”获奖
说是写出来的
作者:刘文生 周建春  来源:襄阳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浩 本报记者刘文生 周建春文/摄 李浩,1971年生于河北,一级作家,出版有小说集《谁生来是刺客》,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十二届庄重文学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奖项。“我是第一次来襄阳,但我很早就知道襄阳,我有襄阳的朋友,有襄阳的学生,我对襄阳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一江碧水穿
“村官”创大业
作者:暂无 来源:滕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 朱婷婷 “公司开业以来生意还不错,趁着旅游旺季,我又上了几台新的设备,打算多生产些‘鲁班锁’。”日前,级索镇大学生村干部、前韩村村主任助理李浩看着自己开的公司销售红火,心中充满了喜悦。 2009年,我市组织开展招录大学生村官,李浩怀着建设新农村的强烈愿望,经过层层选拔,成了一名大学生村
罗“点金术”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晨6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救助儿童 日前,在罗纳尔迪尼奥攻入本赛季第十粒进球后,“安利手牵手关爱儿童大行动”向AC米兰基金会捐赠10万美元,专项用于当地儿童福利事业。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安利公司承诺,只要罗在比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