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京城与中国古代文化自我定义
作者:张法  来源:东吴学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定义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  《周礼》  理想 
描述: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的理想定型,在《周礼》中理论地表述出来。这一理论表述,虽然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与以后)的现实京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显示了先秦哲人面对从远古的中杆到坛台到宫殿的悠长演化,訛譹从理论高度和理想高度,对中国文化应该有怎样的京城
审计定义应是对审计工作共同特点的概括
作者:朱开力  来源:广西审计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计定义  共同特点  审计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审计类型  内涵和外延  认识过程  事物的本质  其他单位  管理审计 
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
我国历代财政监督(审计)制度考略
作者:赵友良  来源:上海会计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监督  啬夫  考略  审计  诸侯  宰夫  《周礼》  收支  春秋战国时期  制度 
描述: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晋书·地理志》。到了战国只剩下七个主要大国。他们所依恃的就是
中国古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审计考核(上)
作者:方宝璋  来源:审计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计  上计制度  会计  《周礼》  吴越春秋  史籍记载  官府  法治  茅山  史记 
描述:法治官府,其“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名物”的定义与名物词的确定
作者:刘兴均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物  名物词  周礼 
描述:类,还有作为变例出现的官爵、乐舞、贡赋、妇功等4类,共18类
经济责任审计应是全过程审计
作者:韩占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全过程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离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干部监督管理  干部管理  亟待解决的问题  审计公示  监督效能  改进和完善 
描述:经济责任审计应是全过程审计
关于“名物”的定义和名物词的界定
作者:刘兴均  来源: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物  名物词  《周礼》  “贾疏”  传统文献 
描述:“名物”曾经作为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受到学人的重视。然对什么是“名物”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本文拟通过对先秦传世典籍有关“名物”的记载的分析得出“名物”的确切含义,弄清名物指称的特定范围,为名物词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二程对“仁”的解析和定义
作者:黄锦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  解析  程颐  文化研究  仁者爱人  王安石  天理  儒家  道德  解释世界 
描述:定位。
张旭《桃花溪》:坏诗的定义
作者:杨牧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受降城  唐诗三百首  花溪  视境  静夜思  李白  李商隐  桃源  李益  王安石 
描述:绪,李白此诗远不如次要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中国会计发展史海钩沉之二:周礼与财计乌托邦
作者:许家林 贺海燕  来源:财会通讯:综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会计发展史  《周礼》  中国  乌托邦  钩沉  经典著作  王朝  审计 
描述:《周礼》是中国古代专门记载周代王朝设官分职的一部书籍,虽然其被列为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但书中所反映出的二千多年前完整的会计与审计官制设计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