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
报纸(60)
学位论文(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7)
宗教集要 (15)
地方文献 (14)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4(33)
2012(13)
2011(12)
2009(15)
2005(5)
2004(2)
1999(3)
1995(1)
1994(1)
198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棋艺(象棋)(3)
宁波报(2)
语文月刊(2)
税收与社会(1)
中原文物(1)
成都理工大学报(1)
美文(下半月)(1)
中华文化画报(1)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清初揭暄对宇宙论的会通
作者:陈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揭暄  揭暄     
描述:对传统宇宙论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所关注的是在中西学碰撞过程中,以揭暄为代表的遗民学者在重构宇宙论所作的具体工作、中西学在其论说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理论在中国宇宙论发展史中的意义。 明清鼎革,导致大量遗民学者以避乱为机缘,结社为学。作为其中一员,揭暄亦选择筑庐隐居,游学于赣闽一带的学社,结交方以智父子、易堂九子、游艺以及程山学派核心人物等众多名士。揭暄热衷实学,在青年时期已著成天文学书籍《昊书》及军事理论《兵经》和《战书》。活跃于赣闽学术圈的经历,令揭暄接触到大量西方天文学书籍,在西书和相交士人天文学观点的启发下,揭暄将《昊书》进一步进行改造,撰成会通传统与西方宇宙论说的著作《璇玑遗述》。 本论文从五方面开展具体研究:介绍并分析中国传统宇宙论、早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宇宙论说的情况和主要观点,以及西学在揭暄游学地区的传播和影响;考证揭暄及其家人生平、揭暄各类论著的内容及存世情况;针对《璇玑遗述》的各版本进行细致分析和对比,并比较《昊书》与《璇玑遗述》在表述结构上存在的较大差异,分章缕析《璇玑遗述》的具体知识内容并总结其在宇宙的构成和结构、星体运行、“气”与二行、历理方面的核心观点;分析揭暄宇宙论的中、西方天文学的具体知识来源;探讨揭暄宇宙论对知识的结构和内容的重构以及其对同时代和后世天文学家产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揭暄的天文学观点是多源的,其老师方以智对其学术观点的具体影响并非如以往观点认为的那样深刻,实际上,与揭暄同时代的游艺、方中通、邱维屏的天文学观点、中国传统的宇宙论、西方传入的早期宇宙论均对《璇玑遗述》形成产生过塑造作用。就知识内容而言,揭暄对宇宙的物质存在和生成过程的说明基本上是以中国传统“气”论进行解释;对于宇宙的基本模型(除金星与水星绕日旋转外)、行星排布、星体的圆形观念、行星的属性等问题的阐释,均接受了西学的说法。总的来看,揭暄的宇宙论是在会通中、西知识基础上重构而成的一个既有别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法的自洽宇宙论说。 揭宣研究宇宙论的意图是希望由“质测”走向“通几”,他对中学与西学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其天文学理论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又接受了大量西方“质测”知识和部分“通几”结论,表明他对西学持有较为开放的态度。揭暄宇宙论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与经验世界紧密联系,其说理方式多是“类比+设喻+经验”,显然未受传入的西方逻辑推理方式影响,可见西学为揭暄提供的仅是具体的知识内容。揭暄未能站在“西学东渐”的最前沿,因此西学在揭暄那里已是“二次传播”,揭暄的工作属于“再会通”,其会通的产物显然具有两种文化“混血儿”的特点。 遗民学者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学术群体,相对有限的交往圈和先天的对外族的排斥,导致其文化开放态度的局限性,遗民身份在揭暄的学术表达上也有一定体现。不过,就揭暄会通中、西天文学以重构宇宙论的个案来看,西学以其合理性对遗民学者显然已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由此更可反衬出明清时期西学影响之深刻。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对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第二次浪潮应起到了一定的科学启蒙作用。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描述: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王安石与
作者:疏篱  来源:宁波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与
王安石与童寺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与童寺
春来应是读书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春来应是读书
刑  考
作者:国光红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面具  黄帝  《周礼》  神话传说  三星堆遗址  上古神话  甲骨文字  守护神  《说文》 
描述:考国光红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出土了一大批古器物,其中不乏奇特稀见之器。对这些奇特稀见器物之性质目前尚未见有人论及,而这些器物的性质又关系到遗址性质的最后确定。本文的结论就是从对这些器物的个别和综合
外感赋
作者:乔怀贵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地平线  人类繁衍  新陈代谢  云雨  机翼  钢铁  谚语  浓云  天命 
描述:外感赋乔怀贵那一天我匆匆赶飞机,遇上了浓云密布秋雨散飘的鬼天气。心想班机是十之八九要拖点了。出乎意料,班机正点起飞了。银色的钢铁大鸟轰鸣着昂起头,一阵呼啸直冲云雨去,我还没来及看清去雨交加的天象
欺人与欺
作者:徐怀谦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枚  王安石变法  评价人  苏轼  风流  王莽  伪装  局内人  独抒性灵  客观因素 
描述:认识一个人是很难的。因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所以容易出现言不由衷或者身不由己的情况,这是客观因素;从主观来说,有的人天生善变,有的人特立独行,有的人似忠实奸,有的人似廉实贪,有的人似洁实污,有的人似污实洁,所以,有时很难用简单的是或非,对或错来评价一个人。
室”应是以祖配的明堂庙室
作者:张赞恭  来源:河洛史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堂  中州古籍出版社  《白虎通疏证》  周武王  古史研究  《周礼》  《礼记》  先生  刘晓东  青铜器 
描述:的“室”译释为远离成周的太室山(亦称嵩山)。此后,我省有些学者也跟着这样解释②。笔者通过对《周礼》、《礼记》、《白虎通疏证》等古籍的学习和研究,认为蔡先生将“室”释为太室山是不正确的。正因为蔡
王安石,蒙受下人的诟骂
作者:李媛媛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传》 梁启超/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核心提示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他临危受命,以激进的改革试图挽救大宋王朝的衰败。即便变法最终失败,王安石却名留青史;即便后人对他有诸多不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