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弼、刘开扬关于评论伯叔齐的来稿辑要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刘开  王安石  武王  吕氏春秋  孔子  评论  庄子  人民日报  完全正 
描述:和启发,有点意见,也想谈一谈。
的公案
作者:金性尧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八十年代  王安石  欲说还休  钱伯城  孟子  文王  武王  札记  激发 
描述:这篇小文,八十年代以来就想写的,却一直是左顾右盼,欲说还休。最近读了《中华文史论丛》第52期钱伯城兄《读韩札记》中的论韩愈的《伯颂》一文,又激发了我的宿愿。钱文中说:此文由于受到颂非其人,韩愈这篇
中国东北与古代东北
作者:傅朗云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北  中国东北地区  高句丽  野人女真  《周礼》  历史民族  北太平洋  《山海经》  肃慎  《淮南子》 
描述:为幽州、辽东、薄州、隐土。《山海经》有“东北海”,即《列子》中的“北海”,今渤海湾。其“北”其“外”有“不咸山”,有“肃慎氏之国”,记述了另一个座标“不咸山”即长白山。
析伯、叔齐——读韩愈的《伯颂》和王安石的《伯论》
作者:郑析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周武王  商王朝  奴隶主  劳动人民  王安石  功德  公元  韩愈  周王朝 
描述:、叔齐的吹捧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只不过是始于孔老二的历代反动儒
乐官与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乐官  夏之辨  中国  文化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乐官与夏观念有关。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惠卿研究
作者:郭尚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惠卿  北宋文学  王安石变法  诗歌创作 
描述:惠卿研究
南公研究
作者:于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公  年谱  生平  思想  文学作品 
描述:石、曾巩、李觏等对于南公性格塑造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
祖谦
作者:潘富恩 施昌东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祖谦  永嘉学派  朱熹  陆九渊  客观唯心主义  经世致用  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家  唯物主义观点  哲学思想 
描述:举(陈傅良)、陈同甫(陈亮)二人之学问而一之”,从而自成一个学派——“学”,在当时的思想界颇有影响。朱
凤子
作者:吕存 范康健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凤子  正则绣  李瑞清  中国画  科主任  专科学校  师范学堂  艺术  丹阳  女校 
描述:凤子
祖谦与鹅湖之会
作者:黄灵庚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之会  祖谦  朱熹  陆九渊 
描述:本文从学的渊源、“取人之长”的学术风格及祖谦的人格魅力等方面简论祖谦在鹅湖之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指出鹅湖之会对当时和后世学术的积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