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歃血为盟”看华夏崇拜
-
作者:勾承益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歃血为盟 古代中国人 华夏 诸侯 “盟” 祖先 《左传》 血祭 《周礼 崇拜意识
-
描述:一会,十二年一盟。”这里,“朝”特指晋见天子,“会”则指诸侯相见。“再会而盟”显然是诸侯间的会盟,属于平等(尽管有爵位高下、国力强弱之分)的彼此间的外交事务。《谷梁传·僖五年》“尊则不敢与盟”是其证。
-
一饼盖华夏
-
作者:李开周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饼 欧阳修 华夏 烧饼 芝麻 北宋 王安石 宋朝 炉子 孙光宪
-
描述:不会。这种事情不便深究,不管赵家究竟是谁擅长做大饼,我们且把该手艺归在赵雄武的名下。)
-
华夏笔都——文港镇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夏 晏殊 文化用品 毛笔 进贤县 赣抚平原 皮毛市场 江西省 仿古 医疗器械
-
描述:总人口6.4万。
-
“晏殊暨华夏笔都杯”海内外征联大赛启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夏 晏殊 启事 大赛 文港镇 中国
-
描述:进贤是人文沉香、物产丰饶、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区位优越的千年古县,县辖文港镇,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是当今中国的“华夏笔都”和“中国楹联之乡”。
-
宋朝何以成为华夏文明最高峰
-
作者:一鸣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述职报告 宋仁宗 华夏文明 毛延寿 求异 皇帝 欧阳修 王昭君 刑狱
-
描述: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38岁的王安石提点江东刑狱任满,被召还京师,改任度支判官,按惯例要向皇帝上交一份述职报告,但王安石趁此机会写了篇洋洋万言的政治论文,在次年初呈了上去,这就是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
-
王相贤:单人破车游华夏
-
作者:暂无 来源:咸阳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位五十多岁的西安汉子,只人单车,风餐露宿,游遍陕西,创作诗歌上千首,只为宣传各地历史文化,推介陕西地域特色。一辆破车子,一包旧行囊,有人说他的行为没有意义,还有人说他看上去很酷,很犀利。
本报记者 王永杰 景东旭
“在城镇晚上住网吧,夜宿农村时就打开铺盖卷,随便找个地方歇歇脚。”5月28
-
汉族为何称为“夏”
-
作者:张再兴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族 汉民族 《说文》 篆文 舞蹈教育 夷狄 华夏 《周礼》 音乐 古人
-
描述:“夏”,也称“华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自称。《说文》:“夏,中国之人也。”所谓的“中国”即是指古代的中原地区,这是与周围的夷狄地区相对而言的。“夏”字篆文写作(?),像舞蹈
-
税务蓝礼赞
-
作者:刘玉贵 来源:税收征纳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税务 知天命 华夏 共和国 长江 黄鹤 祖国 思维
-
描述:(一) 当地球村的华夏子孙 为欢庆祖国盛典高举祝福的酒杯 当人民共和国 以“知天命”的沉着、冷静、成熟和自信 昂首从容地迈向新的世纪 我 一个身着税务蓝的平凡税官 凭着长江春雨的滋润 蓝天楚风的薰陶
-
永远的春节
-
作者:李琳 来源:考试(中考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青年 中华民族 新年 华夏 元旦 大年 社会潜意识 王安石 民族精神
-
描述:元旦》诗烂熟于心。每年末放寒假,就屈指盘算春节的倒计时来。越挨近年关,越是激动难耐,直如有几匹小鹿叩击心田让人彻夜难眠。待到除夕夜兴冲冲的试穿新衣新鞋,初一清早焕然
-
沁园春·水文龙
-
作者:王国江 来源:河北水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文 华夏 保定 民族之魂 冰雪消融 冬去春来 王安石 承德市 河北省 爱国诗
-
描述: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