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包公为什么不笑?
作者:刀尔登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公  张方平  欧阳修  宋祁  吕夷简  流传  奏议  王安石  记录  文官 
描述:读关于包拯的书,总有几个疑惑:他为什么很少有朋友呢?他为什么不笑呢?为什么很少有关于他的资料呢?为什么……
包公劝酒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文苑(经典选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至和元年  包公  群牧  宋仁宗  包拯  顶头上司  牡丹花  任命 
描述:面前时,无论他好说歹说,劝了半天,王安石硬是一口不喝,弄得包公几乎下不来台。司马光把这事记录在自己的文章中,对王安石的倔头倔脑大发感慨。
包公垂范与王安石情结
作者:方既明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包公  池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物保护单位  徽州  兴利除害  借景抒情  《宋史》  刘禹锡 
描述:传。
裁判应是门球场上的“包公
作者:罗乾雄  来源:门球之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门球  裁判员  竞赛规则  裁判长  包公  裁判法  错判  球员  公正  红方 
描述:裁判应是门球场上的“包公
论元杂剧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王兴君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杂剧  王安石  王安石  形象  形象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北宋高度中央集权和守内的政治结构下,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史书上记载的都是他丑恶的、执拗的形象特征,对他的评价也是毁大于誉。现存与王安石有关的元杂剧
试论《邵氏闻见录》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张启容  来源: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录》  王安石  形象 
描述:景,只有这样才能对王安石有一个公允的评价。纵观历史,王安石是位有政治抱负的改革家,他的变法虽没有改变北宋日趋腐败的命运,但还是部分地实现了富国的目的。
教师应是学生心中做人的丰碑:关于教师形象问题的思考
作者:郑传庆  来源:海南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形象  问题 
描述:教师应是学生心中做人的丰碑:关于教师形象问题的思考
《牡丹亭》中杜宝形象刍议
作者:陈慧颖  来源: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宝  杜宝  汤显祖  汤显祖  形象  形象 
描述:价值。
现代中学生的青春形象应是怎样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政史地(七年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形象  流行文化  标准化  当代社会  学生家长  学校  冲击  现代中学  个性 
描述:曾经,中学生以一种标准化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文化的冲击,这种形象受到了许多人尤其是广大中学生的质疑。那么,在当代社会,中学生的青春形象应是怎样的?在中学生、家长、学校各方
守法应是政府“第一形象
作者:林治波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依法行政  守法  政府  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  形象  程序意识  解决问题  人民群众  法治意识 
描述:政府带头守法,重要的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是依法行政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政府第一形象。法律是讲程序的,钉是钉,铆是铆,不能乱来。因此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法的程序意识,最大限度地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