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黄松引种试验初报
-
作者:吕永芹 许连明 来源:吉林林业科技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引种 试验 黄松
-
描述:美国黄松引种试验初报
-
里德尔剪切
-
作者:官田隆夫 市川浩一郎 谭礼国 来源:地球与环境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里德尔剪切 相对运动 剪切裂隙 剪切面 剪切带 二级剪切 雁行断层 地震断层 剪切试验 张性裂隙
-
描述:1929)。在里德尔的粘土块实验中,区分出了剪切裂隙和拉伸裂隙,并论述了它们的形成。里德尔所说的剪切裂隙后来称为里德尔剪切。麦金斯特里(1953)和 E·克洛斯(1955)虽没有提到里德尔(1929
-
试论纵弯作用对井筒破裂的影响
-
作者:宋珍炎 来源:淮南矿业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层 含水层 纵向 弯矩 张性结构面 剪切 缝隙
-
描述: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深厚表土层中立井井筒受竖向压力及水平力作用而失稳,形成纵向弯曲(内鼓),由此产生的张、剪裂隙随弯曲发展和加剧,在其相互作用下致使井筒破裂,并论证这一看法的可能性。
-
“未来应是边试验边训练”
-
作者:暂无 来源:沈阳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未来应是边试验边训练”
-
黄松引种试验
-
作者:薛守辉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种试验 榆林地区 黄松 季风气候 半干旱 平均温 大陆性 西部 庐山 北美
-
描述: 黄松(Pinus pohderosa Dougl ex La-ws)原产北美西部,我国北京、上海、庐山、熊岳等地有引种。从1982年起,我们在榆林地区开展了黄松引种试验。该地处北纬38°14
-
双向剪切--晋北张性构造区形成演化的一种模式
-
作者:申旭辉 汪一鹏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剪切构造 燕山地堑系。
-
描述:晋北张性区的形成,是山西构造带与燕山构造带共同作用的结果。山西断陷带的右旋剪切与燕山构造带的左旋剪切即双向剪切作用,在其交汇处即晋北构造区造成了局部的引张应力场,并最终控制了晋北区的形成和发展。
-
岩石裂纹剪切加载破坏的非奇异应力场效应
-
作者:刘大安 黎立云 马孝春 来源:水利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剪切裂纹 张性开裂 奇异应力场 非奇异应力场
-
描述:本文用边界配置法计算了多种短四点剪切裂纹梁试件的KⅡ值及全场应力,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对于岩石剪切裂纹的张性开裂,不是仅由Ⅱ型裂纹尖端的奇异应力场所能
-
河西走廊引种栽培美国黄松试验
-
作者:陈斌 葛宏元 来源:林业实用技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美国黄松 栽培试验 抗高温 抗性调查 盐碱地 硫酸亚铁 引种栽培 种子 播种
-
描述: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降水量35~117mm,由东向西依次减少,蒸发量2100~3400mm,大气干燥度K值为3~7,由东向西逐渐增加,年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45m/s,≥3m/s的日数为95~290d,≥5m/s的日数为20~143d,无霜期130~159d。太阳辐射强度145~154kJ/c
-
美国黄松引种育苗试验
-
作者:樊军锋 周永学 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引种 育苗技术 生长分析
-
描述:通过从美国相似气候区引进种子,在陕西境内开展多点育苗试验,认为美国黄松,特别是落基山黄松苗期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适生范围广,具有很好的引种前景。同时总结出一套美国黄松育苗关键技术。
-
美国黄松种源试验
-
作者:李爱平 王晓江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幼龄 种源试验 呼和浩特
-
描述:颠哥伦比亚、普韦布洛和劳拉绒鹅4个种源在生长速率、各形质指标、抗逆性方面表现出优良的特性。经差异显著性检验:美国黄松在苗期试验和造林后不同种源的苗高、地径、胸径生长量均差异显著,说明种源之间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