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的诗作与禅之关系研究
作者:刘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描述:为政以来的入世历程,一方面又记录了他与佛门结缘的点点滴滴。应该说,王安石的大半生即56岁以前,是以儒为主,以释为辅的,禅思想只是作为他儒家济世、淑世思想的补结构而存在,但是,禅思想对他的影响却是
儒道互补人格: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学分析
作者:涂阳军 郭永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儒道互补人格  比较心理传记学 
描述: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征。
王安石的以禅入词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描述:王安石现存的词作不多,但绝大多数都与禅有关.本文旨在分析王安石词作中的禅意和理,并进一步探讨王安石以禅入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曾巩:面对不遇人生的价值思考
作者:喻进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儒道  人生价值 
描述:曾巩一生平淡,长期不遇,他从儒家心性理论中获得精神的支撑点,一方面在心理上保持着高度的精神优越,借此消除人生的不平与压力;另一方面又把人生价值落实在道德的持守和文章的传世上。
儒道合一:王安石学派的庄子学及其影响
作者:李波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庄子  王安石  王安石  儒道合一  儒道合一 
描述:王安石学派是庄学史上特有的治《庄》群体。此派自觉地以王安石为宗,在王安石庄子学儒学化倾向的基础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他们彻底消解了庄子与儒家的对立,合儒道两家为一。这种以儒解庄的方法,使后世
论晏殊的儒道冲突与圆融境界
作者:李万堡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儒道冲突  人生境界 
描述:之中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则主要表现在儒道之间,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藏锋隐智惟说气象。
中国科学院 朱兆良院士提出:发展缓控释肥不是代替速效肥,应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农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速效肥  控释肥  氮肥利用率  互补  肥料利用率  世界性 
描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的肥料利用率尤其氮肥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非常突出。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是世界性的,全世界都存在这个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总体来讲,我国目前氮肥利用率低,而氮肥的消耗量也是世界上第一,
三戒·四香·五硬
作者:鲁民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五硬  论语  血气  子曰  贪污受贿  孔夫子  君子  互补  人生 
描述:平素爱读书,更爱辑精彩之语。近读《论语》,辑得"三戒",读《汤显祖传》,辑得"四香",读《舌华录》,辑得"五硬",都是讲人生心得,却又角度不同,联缀一起,可取互补之功。《论语》中记孔子曰:"君子有三
王安石与韩愈儒学关系之试探
作者:寿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王安石  扬雄  儒学思想  庄周  孟轲  诸子学  圣人  儒道  《法言》 
描述:儒道观念并不完全是唯心抽象的,其中也有学儒致用、重视现实的一
王安石散文创作主体的形象特征
作者:陈晓芬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象特征  散文创作  庄子  儒道  圣人  文字  “志”  天命  已矣 
描述:不回。”诸如此类的评述在宋以后的史料笔记中在在可见,合成了王安石形象的基本模式——傲慢、偏执、无情等等。显然,这种充满传统偏见所勾勒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大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