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
地方文献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1)
2007(2)
2004(3)
2002(2)
1995(2)
1994(5)
1991(2)
1982(1)
1981(1)
按来源分组
江海晚报(1)
语文教学与研究(1)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
老年人(1)
文摘报(1)
瞭望(1)
智力(1)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留学生(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
诗词尝析
作者:流舟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  典故  叶燮  古典诗词  “湿”  谐婉  晏殊  诗家语  字锤 
描述:古典诗词中往往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在诗词中融入一些历史故事传说,将它们组成诗材,用以表现主题。用典的目的大抵有二:一是增加诗词的容量;一是避免直说。 诗词比起小说、散文来,更要求高度凝炼。要以最少的语言,写最大限度的内容。单靠炼字锤句,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借助一个典故,就等于调动一个故事去为主
语林-中学文言文中的语言问题
作者:林乐腾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主语省略  现代汉语  王安石  诸葛亮  孔子  刘备  养父母  第三人称代词  主题思想 
描述:多、太露骨,那就不仅是孔子没有语言的艺术性而已。“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意不止,尤为极至。”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文字,中学文言文中也有。周敦颐《爱莲说》寓哲理于比喻。牡丹喻寓贵者,菊花喻隐士,莲花喻君子。作者对三者的褒贬,未置一词,而读者深知作者的喜恶。文章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煞尾,文已尽而意无穷,更加深化了主题思想,对世人熙熙攘攘、追名逐利,报以极大的蔑视和讥
王安石诗谜
作者:王国生  来源:智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诗谜
新官上任先“柴”
作者:孙英兰  来源:瞭望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法  事情  从实际出发  听取意见  深入调查  了解情况  现在还  要点  黄鹤  光热 
描述: 不久前,由国家科委组织召开的“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会议”,是建国以来专题研究和部署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第一次。它将为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进程发挥重要作用。
秋窗
作者:霍高  来源:老年人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梦溪笔谈》  垂帘听政  人参  发出命令  改正错误  正派人  译文  孟子  宋仁宗 
描述:秋窗译霍高王安石不受紫团参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病可忧,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
读宋诗
作者:张传峰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与义  范成大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欧阳修  《诗词曲语辞汇释》  王安石  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  王守澄  杜甫 
描述:吗?不是当家,倒有点类似分家的味道了。不禁使人感到疑惑。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对“当家”一词都作了较详尽的阐释。
读苏轼的《赤壁赋》
作者:张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赤壁怀古  王安石  曹操  书画家  黄州  文学家  北宋  现实人生  歌行 
描述: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之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
阶而下”应是“拾级而下”
作者:暂无 来源:江海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阶而下”应是“拾级而下”
诗词曲语辞续
作者:王锳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曲语辞汇释》  中华书局  《汉语大词典》  陆九渊  元散曲  无名氏  “去”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社会科学版  明杂剧 
描述:意言年年一定得来,不如不归去。《盛明杂剧》二集叶宪祖《团花凤》剧一折;“难得舅母好意,把这桩好事作成了我,一个如
名家之差池失误摭
作者:李弗不  来源:初中生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杜甫  失误  李清照  苏轼  沈括  黄庭坚  名句  聊斋志异  杨慎 
描述:名家之差池失误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