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5)
报纸(50)
学位论文(6)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
宗教集要 (22)
地方文献 (18)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3(11)
2012(21)
2009(11)
2007(4)
2005(2)
2004(4)
2000(3)
1995(2)
1991(3)
1990(1)
按来源分组
法音(10)
其它(6)
佛教文化(4)
世界宗教文化(1)
京江晚报(1)
临川晚报(1)
经济杂志(1)
炎黄纵横(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
扬子晚报(1)
贤名都品陶成风景
作者: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图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储立之作品。 5月的宜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作为陶瓷界的“盛会”,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日前吸引了来自全国9个省13个陶瓷产区的百余名大师聚首宜兴,宜兴陶瓷艺术展、陶瓷产业论坛……一道道艺术交流大餐吸引了中外游客。 陶瓷艺术展是彰显宜兴陶瓷产业发展成就的窗口,
入礼——孔子对周礼的超越
作者:王林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超越 
描述:的思想渊源。第二部分,孔子对周礼的反思。这反映了孔子对上古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孔子思想的形成。第三部分,孔子对周礼的超越。孔子为传统周礼注入了新的内容——“”,“礼”是孔子的承继,“”是孔子的创新
元代理学中“”的价值意义:吴澄境界论探析
作者:吴立群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境界  吴澄  吴澄 
描述:儒家把看作人生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在元代理学家吴澄那里,为本心之全德,具有绝对普遍意义,是儒家最高理想境界。吴澄通过以觉释,说明仁的境界即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无限的精神性联系之中。是人
鹤景翩翩逐水沤——惟贤法师和他的《海沤诗集》
作者:岱峻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缙云山  太虚大师  佛学院  王恩洋  法师  诗集  苦吟诗人  逐水  大悲精神  治学方法 
描述:我亲近惟贤师,已十四年了。敬他,不仅因他是得道高僧,更兼他是苦吟诗人。 惟贤师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生无常念,发菩提心,属命定因缘。但他又敏感善思,好读诗书,不舍世间学问,因此,袈裟下一颗诗心常又化作行行清丽美文字。这
大城不可小视 访中共河北省大城县委书记王相
作者:祝阅武 杨丽莎  来源:经济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委书记  大城县  中共  河北省    文化底蕴  生产基地  专业市场 
描述:大城县西汉置县,始称平舒,以人性宽舒而得名。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大城县名人辈出,明朝户部尚书梁材,明末的兵部左侍郎李松,清朝刑部尚书刘楗,民国总理张绍增,少帅
罗汝芳仁学思想研究
作者:朱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描述:体的展开过程,仁学思想所体现的境界是“万物一体”。罗汝芳“求”的途径是以“一切放下”、“戒慎恐惧”、“当下反求”的无工夫为工夫为特色。泰州学派原本是儒家学派,罗汝芳认同孔孟以孔孟仁学思想为宗旨
孔子礼学之管见
作者:李小成  来源: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礼学  周礼   
描述:产生的渊源、孔子礼学对周礼的发展、孔子实现“礼”的途径三方面来论证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孔子礼学管窥
作者:张玲 李小成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礼学  周礼   
描述: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儒家的核心,它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是孔子各方面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札”制的理想社会而奔波,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孔子“礼”论
作者:余治平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复礼   
描述:维护周制周礼,但他对周礼又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与重建。
《左传》中周礼文化的历史探究
作者:罗霄  来源:今日湖北·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周礼   
描述:周礼是中国西周时代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规范,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直至春秋时期才开始逐渐走向崩溃。《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史籍,真实地反映了周礼的广泛应用与趋于崩溃,预示了新的价值观念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