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儒家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的对话
-
作者:庄庆信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哲学 早期儒家 环境伦理 伦理原则 仁 天人合德 价值陶成
-
描述:人类中心主义(如,价值陶成等) ,甚至仍须融合西方
的生命中心及整体主义,以及道家、佛教、宋明新儒家的环境思想精华而成为一新而
平衡的环境哲学。若然,早期儒家环境哲学未来的现代化就不再只是梦想。
-
中国古代的数值主义
-
作者:佐竹靖彦 来源:北大史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献 周礼 数值 主义 象征性 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社会 史记 社会力量 数理
-
描述:《周易》、《周礼》、《商君书》、《史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中以整齐的数列形式记载着各种数值,它们以一定的现实为基础,并形成了象征某种价值的观念。其中有些数字,不论出自游说家,还是儒家、法家,都反映了他们对客观地掌握或认识天下或国家内部存在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希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向统一方向发展的动向。
-
农村成教中心校也应是科普中心
-
作者:项复民 来源:成人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普 中心 成教中心
-
描述: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加速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农村成教中心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科技普及工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科学方法使自己成为科普的中心阵地。
-
天灾面前,人类应是命运共同体
-
作者:吴龙贵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大地震 人类 文明程度 天灾 民众 神秘 中国与日本 灾区 发展
-
描述:尽管人类已经发展到文明程度较高的阶段,但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仍然时时感到自身的脆弱甚至渺小。大地震下的满目疮痍,流离失所的灾区民众,以及那惊魂未定的眼神……此情此景,此伤此痛,我们感同身受。
-
公共人物应是人类的精英、社会的脊梁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影响 人物 精英 人类 政府官员 党政领导 影视明星 企业家
-
描述:什么是公共人物?公共人物不是一种职位.也不是一种等级。公共人物是能够影响社会、引领潮流、凝聚群众的一个群体。公共人物应是人类的精英、社会的脊梁。党政领导.政府官员.企业家、社会名流.知名专家
-
创新,为了延长人类的寿命:记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普
-
作者:张圣华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 普外科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寿命 人类 专家 伦敦大学
-
描述: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医学院的外科长廊里,悬挂着一幅标志着中国学者第一人的大幅照片,他就是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华外科学会全国脾脏外科学组组长、哈医大党委书记姜洪池。
-
高校管理工作中心应是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
-
作者:王文珍 来源:黔南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 管理模式 学生 中心 教育功能 服务功能
-
描述:高校管理工作中心应是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
-
人类的音乐
-
作者:梅纽因 戴维斯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
描述:人类的音乐
-
人类与啄木鸟
-
作者:暂无 来源:包头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和啄木鸟是好朋友。他们住在一片荒漠里,整天刮着风沙,烟雾弥漫,环境十分恶劣。直到有一天,他们实在忍无可忍,就千里迢迢到地球的另一个地方学习了植树的方法。他们千辛万苦运来了树苗
-
解读和谐主义诉讼模式
-
作者:周斌 来源:法制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解读和谐主义诉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