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乡土的那些文字
-
作者:孙郁 来源:前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 文字 沈从文 刘绍棠 生命体验 汪曾祺 孙犁 作家 雄放 晚明
-
描述:关于乡土的文字实在太多。对乡土的描绘也各显不同。汪曾祺笔下的和沈从文的就不一样,孙犁也有别于刘绍棠,虽都在乡土的世界里漫游,笔端味道却迥然有异。我读晚明申涵光所著诗文,见其写燕赵大地人情世故,颇有雄
-
《三礼》文学研究述评
-
作者:张庆利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仪礼》 《礼记》 文学研究 综述
-
描述:《三礼》文学研究是20世纪后半叶及21世纪初期《三礼》研究的一个重点,在《三礼》自身的文学价值、《三礼》内涵的文艺思想、《三礼》与《诗经》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上,不断开拓新领域,提出新见解,取得了
-
乡土澄正气 风雨助宏才——访著名作家刘绍棠
-
作者:金黎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 作家 四言诗 住宅 太阳 稿纸
-
描述:今年3月,我有幸拜识了当代著名作刘绍棠,那日下午,春风指面。太阳西斜。我们一行6人来到刘绍棠先生的住宅,只见门上贴着一页稿纸。上面有刘绍棠先生亲笔写的十余行四言诗句,且排列整齐,诗尾有刘绍棠先生的署名和日期。诗云:
-
评《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
作者:祝尚书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心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象山 文学思想 陆九渊 朱熹
-
描述:评《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
人民作家 光耀乡土——刘绍棠文学艺术档案库揭幕
-
作者:车丹军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文学艺术 档案库 档案馆 档案资料 作家 乡土 文学著作 国家档案 北京市
-
描述:人文学著作、手稿、照片、信件、获奖证书等8类6000余件档案资料,经整理成760余卷册。其中有胡耀邦给刘绍棠的亲笔信;刘绍棠40年前入党时的发言稿;刘绍棠被收入世界名人录
-
深深的乡土情——读刘绍棠长篇小说《豆棚瓜架雨如丝》
-
作者:高扬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瓜架 小说情节 艺术魅力 老虎 长篇小说 运河 乡土 作家心灵 作品
-
描述:不失赤子真情的运河儿女的慨叹和褒扬…… 言情,是这部小说的总体特色,是这部小说之魂。在言情之魂的统摄下,作品浸溢着五彩杂色的美。 小说情节美。作品主要写了老虎跳这位京东运河滩老农的一生。老虎跳,既是传奇式英雄,又是现实里普通人物、其形象有着多重历史内涵,他历尽人世沧桑,
-
运河滩上乡土香——刘绍棠近年来中篇小说的美学视角
-
作者:高扬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观念 生命力 乡土 刘绍棠 民族品格 二度梅 爱情 人物形象 民族传统 兄弟姐妹
-
描述:读刘绍棠的小说,往往感到有一种魅力,就象春天走上田野,抓起一把肥沃、湿润、闪着油花的泥上,所嗅到、感受到的苏醒、萌发、喷香,令人微醉的那种气息、那种活力、生命力,这就是刘绍棠小说的美学力量。刘绍棠的小说,具有浓郁、醇厚、痴情的运河滩风味,散发着醉人的乡上香。
-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目次
-
作者:曹虹 蒋寅 张宏生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文学研究 目次 清末民初 集序 抒情特色 视文本 系列研究 侯方域 周亮工
-
描述:《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目次
-
刘绍棠研究专集
-
作者:崔西璐 王万森 陆思厚 来源:重庆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研究
-
描述:刘绍棠研究专集
-
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
作者:陈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山派 陆九渊 甬上四先生 槐堂弟子 本心 文学
-
描述: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于以陆九渊为首的象山学派的研究则更多地集中在其哲学方面,(且主要集中点是在陆九渊身上,对于陆九渊的门人“甬上四先生”,特别是“槐堂弟子”则很少问津。)至于文学上的研究,则是极少涉及的。无疑,这就为后学者留下了一块尚待开垦的土地。然而,要彻底地考察象山学派的文学思想及其作品的意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该派所有的文学思想都是与其心学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要研究象山学派的文学思想就无法绕开其哲学思想,只有将其文学思想放在心学思想的大背景下,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公允的结论。本篇论文正是由此入手,通过详检象山学派的成员,即陆九渊及其门人“甬上四先生”和“槐堂弟子”的作品,对它们进行逐一的研究,从而梳理出该派的哲学思想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学主张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