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子与中国文化
作者:朱瑞熙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中国文化  王安石  伦理学  太极  理学家  思想理论体系  理气观  天人感应  宋孝宗 
描述:赞成汉儒的天人感应说,又反对王安石的天人"全不相关"说。用"一分为二"表达事物的对立统一现象。从理气观、伦理学等方面批判佛教。他的集大成的理学体系最后获得统治阶级的承认和推崇,被视为当时新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体系。
未来的中国文化应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作者:刘凯峰 陈开霖 陈建新 赵慧辉 丁胜云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  儒学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  国教  国教 
描述:根据国家文化的现状,按照发展的观点,本文提出了儒学不能作为国教的原因,并提出了多元文化的思路,论讨了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宋代赣文化的辉煌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作者:周绍森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赣文化  中国文化  江西经济  两宋时期  欧阳修  中华文化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宗教文化  中国人口史 
描述:宋代赣文化的辉煌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黄永年先生致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购书扎小记
作者:王勇忠  来源:书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中国文化  金陵大学  研究所  购书  古籍版本  文献学家  复旦大学 
描述:的重点在隋唐;[第一段]
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学习赵朴初文稿札记
作者:朱家托  来源:法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朴初  中国文化  佛教文化  高一学生  佛学  褒禅山  文稿  王安石  太湖县  词语 
描述:其实这句话的原作者是赵朴初先生,他在《法音》1986年第2期发表
陆九渊王阳明与中国文化
作者:汪传发  来源: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陆王学派  研究 
描述:陆九渊王阳明与中国文化
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
作者:朱维铮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国经学  经学史  王安石变法  周予同  汉武帝  董仲舒  公孙弘  儒学  封建王朝 
描述:各的现象。这在国内学术界同样存在。因此,目前讨论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关系时,在若干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上寻求共同语言,依我看是消除隔阂、求同存异的必要前提。
中国文化创新思议(四)
作者:张立文  来源: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创新  陆九渊  哲学社会科学  古希腊哲学  中国古代思想  原创精神  柳宗元  中华民族  原创性  自然科学 
描述:对》,对屈原的《天问》作出回应的解释,直到南宋陆九渊少年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何所穷际?"父亲笑而不答,陆九渊"遂深思至忘寝食".这种"思而弗得,弗措也"的未追究到底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一种原创精神.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创新,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都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经国治民之典《周礼》与中国文化
作者:郝铁川  来源:河南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经国治民之典《周礼》与中国文化
和谐应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作者:包松娅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和谐应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