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45)
期刊文章(2028)
图书(26)
会议论文(19)
学位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718)
地方文献 (47)
红色文化 (19)
地方风物 (16)
才乡教育 (15)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6)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07(143)
2006(95)
1997(67)
1995(64)
1994(43)
1990(24)
1986(26)
1984(27)
1983(25)
1982(41)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31)
北京档案(13)
文学报(8)
新闻与写作杂志(8)
科技文萃(5)
北京支部生活(4)
文化月刊(4)
北京教育(2)
山西老年(1)
文艺欣赏(1)
等价交换——访
作者:唐克  来源:文艺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等价交换——访
最后一次访著名作家
作者:李培禹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随笔集  中年作家  乡土文学  副主席  长篇小说  北京市  足球运动的发展  人大常委  拼搏精神 
描述:中国文学和写作事业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给热爱你的作品的千千万万的读者,留下了太重的悲凉……一年前,我刚刚调到《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工作,学长曾抱病约我长谈,给了这本刊物很多关注和支持。今年本刊第一期
:我触电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品位  短篇小说  电视剧  自然情趣  近视眼  生活气息  影视界  艺术价值  长篇小说 
描述:品位。这些年,不断有影视界的朋友想把我的长、中、短篇小说搬上荧屏,但都没有成功。
大运河之子——访著名作家
作者:刘有根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运河  乡土作家  乡土文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北运河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中外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  百万字 
描述:乐呵呵地认我为“侄子”了。最巧合的是他兄妹六人中,与我家的兄妹六人是一样的五男一女,他的二弟和我的二弟都曾在河北大厂县
本色依旧:访
作者:祝勇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本色  沈从文  长篇小说  政治  古朴自然  世态人情  田园牧歌  写作 
描述:尽管他19岁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旋涡的深谷浪尖。他莫非真的要撇开自己大半生开辟的写作路子,去踏一条新路吗?他
与通州档案馆的家乡情——访北京市通州区档案馆“
作者:莫陌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州区档案局  区档案馆    文库  北京市  乡情  记者采访  党组书记 
描述:今年,是先生逝世十周年。3月12日上午,记者采访通州区档案馆“文库”,有幸随同参加了通州区档案馆、先生夫人曾彩美女士及亲属子女进行的扫墓活动。
要认真总结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经验教训-访作家
作者:邵璞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要认真总结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经验教训-访作家
执著的追求-访乡土文学作家
作者:朱振军  来源:文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执著的追求-访乡土文学作家
青枝绿叶已成荫——访党员作家同志
作者:李海鸥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青枝绿叶已成荫——访党员作家同志
"百年树人塑灵魂"--访著名作家
作者:袁士良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百年树人  作家  中小学教育  《北京青年报》  北京二中  教育工作者  关心教育  艰苦奋斗精神  教育思想和方法 
描述:“百年树人塑灵魂”──访著名作家袁士良四月十三日下午,我敲开“蝈笼斋”门,访问堪称热心教育事业的朋友、著名作家。“蝈笼斋”东墙挂着竖幅:“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署名“炳森”;西墙镶嵌扁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