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
-
作者:暂无 来源:名人传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
-
“成均之法”辨
-
作者:郑祖襄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十二律 董仲舒 郑玄注 《周礼 黄钟 音高 中国古代 黄翔鹏 制作过程
-
描述:“成均之法”辨
-
苏轼与文章之法
-
作者:毕熙燕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武 苏轼 圣人之道 文学创作 黄庭坚 王安石 “法” 创作规律 柳宗元
-
描述:苏轼与文章之法
-
考试法应是控制行政权力之法
-
作者:吴宏 来源:法制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教育考试 考试机构 考试制度 行政行为 行政权力 决定权 法律关系 行政主体 行政法 管理法
-
描述:考试法应是控制行政权力之法
-
层深之法 婉转曲折
-
作者:陶文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晏几道 层深 唐圭璋 表现手法 范仲淹 曲折 相思泪 意象 简释
-
描述:唐圭璋先生所说:“上下片结处文笔,皆用层深之法,极为疏隽。”(《唐宋词简释》)以下采撷几例,同大家一起欣赏。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词云:“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
-
司马光“祖宗之法不可变”浅析
-
作者:邓卓海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文集 王安石 具体分析 历史背景 保守思想 时变 统治秩序 汉武帝 史学界 内涵
-
描述:的内涵“祖宗之法不可变”出自司马光文集。《宋史·司马光传》稍作改动,比原文更为简洁。全文为:“安石得政,行新
-
王安石的养廉之法与新加坡的反腐之道
-
作者:李宏吉 来源: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加坡 廉政建设 反腐败斗争 公积金制度
-
描述: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担任三司度支判官时曾向宋仁宗皇帝上万言书,针砭时弊,倡导改革。其中,就吏治养廉之法开出药方:“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
-
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变革
-
作者:邓小南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
描述: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成为皇帝的私兵;军队领导机构的多元化;重视禁军的选拔、补充和教阅,严阶级,劳其力;以及在兵力配置上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等方面.何忠礼认为.北宋的科举改革不仅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和中央集权的巩固,而且还推动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其所获实效确实不容低估.李华瑞认为,士大夫们在王安石变法中所表现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变法措施中显现出的近现代社会经济理念的诸多端倪,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其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要远大于当时变法无论成败与否的经验教训.
-
“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王安石的重要法律思想
-
作者:卓帆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法律思想 积贫积弱 北宋王朝 官吏 变法改革 司马光 守法 富国强兵 理财
-
描述:有财。“理财”,是王安石改革的核心思想,他希望通过“理财”。挽救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接着又说:“治天下之财者莫如法”,治国理家的财力,最重要的是要有法律,故其为“理财”制定了一系列新法,有:均输法,农田水种法、
-
熙丰富国之法的枣核形曲线:析王安石新法的阶级利益趋向
-
作者:叶坦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富国论 中国经济思想史 富国富民思想 桑弘羊 司马迁 政府收入 阶级利益 核形 《管子》
-
描述:干预经济,通过官禁禁摧等方式以增加政府收入的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