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3)
期刊文章(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
地方风物 (5)
地方文献 (4)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9)
2013(5)
2012(12)
2009(1)
2007(2)
2005(2)
2001(1)
1994(2)
1988(1)
1985(2)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2)
史学月刊(2)
华西都市报(1)
福州晚报(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课外阅读(1)
教师博览(1)
天涯(1)
中国工商(1)
咬文嚼字(1)
应是“集”
作者:张志达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家  圆明园  采风 
描述:《上海采风》2006年第1期第15页有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未庄和早一些时候的圆明园艺术村,在那里糜集的独立艺术家……”其中的“糜集”,显然是“集”之误。
三株没有
作者:李鑫生  来源:中国工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新  三株公司  家族企业  所有权  企业家  家族式企业  企业管理  生态美  家族化管理  现代企业 
描述:三株没有
西周的国和
作者:赵世超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时期  周礼  毛传  形成过程  注家  宫殿基址  摩尔根  卿大夫  诸侯国  春秋时期 
描述: 一在西周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是有国、之分的。《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曰:“中国,京师也。”《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这里,国、所指示的分明是两种
诗情趣录
作者:杨光治  来源:天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生活  野史  江南  性格  古代诗歌  读者  苏门  无名  文学遗产 
描述:诗”,指不能登“大雅之堂”,未收进各种全集、选本之中,而散存于野史、笔记或流传于民间口头的古代诗歌。这是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这些诗有的出自名家之手,有的发自无名人士的心坎.比较真实、生动地
《古代“”的别名》补遗
作者:吕友仁 冯好杰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红楼梦》  《左传》  陶渊明  礼记·檀弓  《文选》  王安石  《儒林外史》  《仪礼·丧服》  战国策 
描述:《古代“”的别名》补遗吕友仁,冯好杰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在谈及委婉语(cuphemism)时说:“‘’的别名为最多。”我们相信这话不错。但究竟有多少,恐怕一时还难以作出准确回答。清人梁章钜
孩子应是地里的花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孩子应是地里的花
罗点点的“尊严”事业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罗点点有个很有名望的父亲――开国大将罗瑞卿。但这些年来,她让人们记住,却是另外一个身份:“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创始人。至2013年8月13日下午3时止,已有10703人在这个网站注册了生前遗嘱。 亲历痛苦抉择陈小鲁加入团队 62岁的罗点点曾做过12年医生,见识太多死亡。有一次,她与几个医生朋友聚会
中篇小说 我不能呀(印度·张达)
作者:丁明  来源:文艺春秋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篇小说 我不能呀(印度·张达)
炒楼,原良一三进上海
作者:陈璐  来源:国际金融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炒楼  房地产  可思议  善于表达  有钱人  肯定和鼓励  睁开眼睛  居住观念  商业头脑  政府大楼 
描述:炒楼,原良一三进上海
北宋词人张子散论
作者:王树芳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晁补之  北宋词  柳永  散论  晏殊  词坛  北宋前期  意中人  欧阳修  张先 
描述:九岁。他的生平事迹,因《宋史》无传,《宋史翼》引《京口耆旧传》又是有传而极简,故《湖州府志》、《吴兴志》等志书所载也都不详。又因为和他同时另有河南开封人张先,字也是子,同姓同名同字,又同是天圣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