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在舞台上的流转
-
作者:李小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戏曲舞台 演出 柳梦梅 至情 思想僵化 折子戏 艺术魅力
-
描述:,一腔挚爱,那种生死不渝的爱情追求和至情至美的人性张扬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桎梏中横世独出,赋予作品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深深激荡古今中外数以万计观众的心田。本文对这部世界名剧在舞台上的流传作一个梳理
-
寻求通途——《昆剧牡丹亭赏析》
-
作者:程俊 来源:视听界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剧 中国古典戏曲 现代人 演员 牡丹亭 中国戏曲 剧作家 汤显祖 朋友
-
描述:细丰富的表情和盈盈流盼的眼睛,只听得长一声短一句的咿咿呀呀的唱。尽管曲调委婉、悠扬,听不清唱词内容也是枉然!更何况速度节奏慢、慢条斯
-
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苏州制作过程“场记”
-
作者:刘俊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制作过程 台湾 昆曲 汤显祖 舞台设计 制作人 演员表演 牡丹亭 白先勇
-
描述:版《牡丹亭》将是未来传记中的重要
-
昆剧《牡丹亭》研讨会纪实
-
作者:王韵书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研究 杜丽娘 研讨会 舞台美术 昆剧 古典作品 汤显祖 现代意识 昆曲
-
描述: 时间:1999年10月21日地点:上海艺术研究所会议室出席者:毛时安、高春明、蔡正仁、蒋凡、连波、高义龙、周锡山、沈鸿鑫、辛清华、岳美缇、张静娴、叶恒峰、周巩平、任之初、史耘、商嘉民、李梁、蓝凡、江巨荣、王家熙、张德林、张军、尹永华、张铭荣、彭本乐、金长烈、陆丽娟、王韵书
-
昆剧《牡丹亭》的当代解读
-
作者:金鸿达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汤显祖 明朝 戏剧剧本 结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人物形象
-
描述:恐怕找不出一个剧本像《牡丹亭》那样在舞台上几乎不间断地被
-
试论《牡丹亭》与古典诗词
-
作者:王忠禄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
描述: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着意引用、化用明以前大量的古典诗词 ,表现在描写景物 ,刻画人物形象 ,推动剧情发展 ,联系全剧结构等方面 ,同时 ,从戏曲的角度看 ,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
昆剧的故事
-
作者:刘厚生 来源:地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山腔 演员 汤显祖 故事 士大夫 牡丹亭 魏良辅 孔尚任 表演艺术
-
描述: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艺术上最成熟,影响最深远的剧种之一。
-
新版赣剧《牡丹亭》的探索意义
-
作者:郭汉城 王安奎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戏剧 新版 江西 探索 专家学者 原著 古典 改编
-
描述:校文化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种传统与时代结合、戏剧与高校联姻的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版赣剧《牡丹亭》,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这种探索,本期特编发部分出席研讨会专家
-
如何检测昆剧全本复原的意义
-
作者:王安祈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汤显祖 板腔体戏曲 杜丽娘 戏曲研究 折子戏 长生殿 国际学术研讨会 牡丹亭 复原
-
描述:一引言:学术文化意义重大、聚焦结构透视传统美学如何展示《长生殿》《牡丹亭》两部巨制不约而同地于今年上半年在台以全本(几近全本)复原的形貌首演,昆剧一时成为新闻焦点,其中至少具备以下几点值得非常重视
-
新旧《牡丹亭》与中国古典文化
-
作者:刘素娥 吴媛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化 昆曲艺术 白先勇 汤显祖 新旧 大学生 传统剧目 戏剧史 爱情
-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中最富盛名的传统剧目,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整个昆曲艺术的式微,昆曲大戏《牡丹亭